叙事教学法在《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hirdpine9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这本教材在思想政治教育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是对高中生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观点的教育,为他们进一步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打下基础。但是由于《生活与哲学》课程内容抽象难懂、理论性强,课堂上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无论是在教师教还是学生学的过程中都非常的吃力,《生活与哲学》模块历来被师生认为是高中思想政治的难点。叙事教学法是以故事作为讲课内容的主线,在故事中蕴含着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学生在经历这个故事的过程中,完成本课程的学习。将叙事教学法运用到《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教学中,以更感性、更直观的方式来传授知识,提高学生兴趣,从而提高《生活与哲学》模块的教学效果。叙事教学法不同于故事教学法,叙事教学法是通过一个故事贯彻教学过程的始终,用作为讲课内容的主线,故事中蕴含教学内容和理论知识,学生在参与、经历这个故事的过程中探索知识。叙事教学法具有整合性、主体性、情感性和情景性的特点。由于当前《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存在学生学习兴趣普遍不高、授课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和教师教学方式单一等诸多问题,而将叙事教学法运用在《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将哲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和有利于改善单向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叙事教学法在《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运用的理论框架包括三个方面:第一,在《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中“事”的选择标准是贴近时代、与时代特征相统一、贴近实际生活、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和贴近学生、与学生成长特点相结合;第二,在《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中“叙”的选择标准是叙述方式应更加灵活化、叙事语言更加生活化;第三,在《生活与哲学》模块教学中运用叙事教学法的要求包含对教师的要求、对学生的要求和对教学环境的要求三个方面。针对教师,首先我们要求教师要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深刻的理解力;其次,教师应具备充分的综合知识和整合知识的教学技能;最后,教师需要具有在课堂中的协调能力。针对学生,第一要求学生要充分发挥自主性;第二,要求学生应注意培养查阅资料与分析、查阅资料的能力;第三,要求学生要具有善于体验故事和能从故事中提炼哲学知识的能力。针对教学环境,主要是要求学校配备多媒体和相关实验设备作为叙事教学课堂的保障。依据理论框架,我们设计了叙事教学法在《价值创造与实现》课程中的运用实践案例,根据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授课对象和教学环境三个方面,我们选择了“周星驰电影之路”作为贯穿本节课的故事。我们采用课前的“叙”、教师的“叙”和学生的“叙”等多种叙述方式来叙述“周星驰电影之路”。最后详细阐述了叙事教学法在《价值创造与实现》教学的过程以及实践运用的反思。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