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子湖沉积物有机地球化学记录对环境变迁的反映

来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897156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梁子湖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邻近铜录山古铜矿遗址,是湖北省自然环境保护最好的湖泊,受人类活动干扰相对较小,故其沉积物可以较好地保存古环境和和古气候的信息。对梁子湖有机地球化学沉积记录的研究有望重建本地区环境变迁的历史并确定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但目前梁子湖地区这方面研究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作者和导师于 2002 年用无扰动沉积物取样钻在梁子湖采集一根了 345cm 长的沉积柱,经切片,干燥,索式抽提,分离净化等预处理,用 GC 测定正构烷烃、脂肪醇、脂肪酸的组成和含量,用 GC-MS 测定 17 种多环芳烃(PAHs)的含量,获得了四种生物标志化合物(正构烷烃、脂肪醇、脂肪酸、多环芳烃)在沉积柱中的含量变化和组成特征。所有的预处理和测试工作于 2003 年在中科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有机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对每一种生物标志化合物,综合应用多个参数来提取关于梁子湖的污染趋势,有机质来源和沉积环境等信息以确保其可靠性。分析显示,脂肪族化合物和多环芳烃的浓度在沉积柱中的变化趋势具有良好的一致性,都是从 181-194cm 往上突然增高。对脂肪族化合物的比值分析表明长碳链组分相对于短碳链组分的贡献也是从 181cm 突然增加,并且其变化趋势与化合物浓度在沉积柱中的变化非常相似,表明有机物含量在沉积物中的增加只要归功于陆源有机质贡献的增加。根据 C 定年,转变点 181-194cm 对应的沉积年代是我国历史上的 14春秋战国时期,历史资料显示这正是铜录山古铜矿开始开采的时期,人为活动对于环境的影响开始显著起来。对梁子湖沉积环境变迁的分析也与以前环境考古的研究相一致,所以认为这种变化正是春秋战国时期我国自然条件的改变以及由此引起的社会变革在湖泊沉积记录中的响应。多环芳烃与脂肪族化合物变化趋势的高度一致性也显示多环芳烃不仅在几十年至一两百年的时间范围内是一个良好的环境污染程度指标,而且可以在千年尺度上指示自然环境的变迁及可能的人类活动影响。
其他文献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下三叠统嘉陵江组一直是蜀南西部地区天然气的主要产层之一。前人在嘉陵江组的沉积、储层、构造裂缝以及油气的来源等方面进行过全面、系统的研究,已取得了较为深刻的认识,但
几年前,听同事诉说困顿与迷茫:自己的孩子上小学一年级的时候特喜欢语文课,活蹦乱跳的;可是到了二年级的时候,就不愿上语文课了,就变得沉默和忧郁了。   究其原因,深感震惊。原来孩子上一年级时,由于学校新建,缺乏师资,语文课是临时借用一位音乐老师代上的。课堂上,这个音乐老师总是带着孩子们把课文编成儿歌唱,编成舞蹈演,所以孩子们极其喜欢这个课堂。到了二年级,学校招聘了科班出身的语文教师,孩子的语文课变成
观音莲为景天科长生草属多肉植物,又名长生草、观音座莲、佛座莲。喜阳光充足和凉爽干燥的环境,在全日照条件下可生长良好,忌高温、闷热和涝水。观音莲株形端庄,犹如一朵盛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