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量子点是半径小于激子波尔半径的纳米晶,颗粒尺寸一般介于1~10 nm之间。量子点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类新型功能材料,因其独特的量子限域效应和可调控的光电性质,在发光二极管、生物荧光探针、太阳能电池及激光等领域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与目前研究较多的II-VI和IV-VI族量子点相比,I-III-VI族半导体量子点不含镉和铅等有毒重金属元素,同时其光发射波长覆盖可见光区并可以拓展到近红外区,因此备受关注。本文采用热注入法制备了ZnCuInS/ZnS核/壳及CuInSe/ZnS及Mn掺杂ZnCuInS多元量子点。通过光致发光光谱(PL)谱及变温PL谱等表征手段对其光致发光性质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分析,并研究了其内在机制。研究内容如下:采用热注入法合成了ZnCuInS量子点,并在ZnCuInS量子点的基础上包覆一层ZnS壳层,并研究其发光性质。包覆ZnS壳层之后发现其发光强度度明显增强且光谱发生蓝移,是因为在ZnS包覆过程中,在ZnCuInS与ZnS之间形成了过渡层,ZnCuInS核相对变小,受到量子效应的影响,发射峰蓝移。荧光寿命与变温光谱可以研究其发光机制,因此我们测试了ZnCuInS/ZnS核/壳量子点的变温PL谱,并拟合了变温光谱的发射峰强度,发射峰位置及发射峰半高宽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包覆ZnS壳层之后,黄昆因子S值减小,说明其内部耦合机制变弱,可能是因为ZnS引入之后,使得量子点材料的组成成分及结构发生了变化,即内部发光机制发生了变化。发光机制由主要的供-受体对复合变成供-受体对复合减少,表面态的复合与导带到定域能级的复合增多。采用热注入法合成了包覆不同ZnS壳层的CuInSe/ZnS核/壳量子点,通过调控包覆ZnS的层数制备不同颗粒尺寸的量子点,研究了它们的光致发光性质。我们发现,随着包覆层数的增加光谱发生蓝移的现象越明显。通过荧光寿命及变温PL谱对其内部发光机制及热稳定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中变温光谱中主要研究量子点发射峰位置、谱线的半高宽及发光强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计算得到的黄昆因子S值随着ZnS壳层的包覆而降低,说明其内部耦合机制变弱,可能是因为ZnS引入之后,使得量子点材料的组成成分及结构发生了变化。采用热注入法合成了不同粒径的Mn掺杂ZnCuInS量子点。采用X射线衍射、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X射线能谱等表征手段证明了Mn的存在。通过荧光寿命、变温光谱等测试手段研究了其内部发光机制。研究了不同颗粒尺寸的Mn掺杂ZnCuInS量子点的光致发光性质及变温光谱的性质。其中变温光谱中主要研究量子点发射峰位置、谱线的半高宽及发光强度与温度的变化关系。本文中拟合计算得到的黄昆因子S值较小,表明弱的耦合机制主要是来源于(Mn 4T1→6A1)的发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