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棘果解剖特征及Vc合成中关键酶活性研究

来源 :山西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lixinjun6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 L.subsp.sinensis Rousi)属于胡颓子科(Elaeagnaceae)沙棘属(Hippophae)植物,其果实具有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有较高的食用、药用价值,其中维生素C的含量极高,被称为―维生素C之王‖。近年来,人们对于沙棘果的功能、成分研究较多,对于沙棘果的不同时期的形态解剖结构及其维生素C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研究较少,所以本研究以沙棘果为材料,对沙棘果的形态解剖结构、沙棘果维生素C合成过程中关键酶的活性以及沙棘果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如下:本研究以不同时期的沙棘果为原料,使用石蜡切片法对沙棘果进行处理,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探讨沙棘果发育过程中形态解剖结构的变化,发现沙棘果表面具有表皮毛,以盾状毛居多,沙棘果成熟后表皮毛脱落;中果皮是隐头花序多汁果肉部分,中果皮中含有椭圆形的着橙色的微粒内含物的异细胞,在子房膨大初期开始一直积累到沙棘果实完全成熟;内果皮由几层个体较小的扁平细胞组成,形状不规则,与外果皮细胞相似,内果皮细胞间紧密镶嵌连接,与种子的外种皮一般相隔开,不连接,是区分开果皮和种子的标志。使用酶标仪对不同月份的杂优1号、杂优2号、杂优10号、杂优12号、中国沙棘果维生素C合成过程中关键酶:GDP-D-甘露糖焦磷酸化酶(GMPase)、GDP-L-半乳糖磷酸酶(GGP)、L-半乳糖-1-磷酸酶(GPP)、L-半乳糖-1,4-内酯脱氢酶(Gal LDH)、醛糖糖酸内酯酶(AAL)的活性进行测定,分析这几种关键酶的活性,发现各种酶随着沙棘果的生长发育基本呈现―升高-降低-升高‖的趋势,与沙棘果维生素C含量的变化趋势基本相同,各品种沙棘果维生素C合成过程中杂优12号整体酶的活性较高,中国沙棘果整体酶的活性较低,推测杂优12号沙棘果合成维生素C的能力最强。这为维生素C的大量合成与开发提供参考,为维生素C在分子领域的应用奠定理论基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不同时期的杂优12号及中国沙棘果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测定,发现该方法准确度高、一致性好,可适用于沙棘果维生素C的含量测定和质量控制。此外,杂优12号沙棘果发育过程中维生素C的含量高于中国沙棘果,且这两种沙棘果维生素C的含量也基本满足―升高-降低-升高‖的变化趋势,在这两种沙棘果的近熟期维生素C含量最高,为沙棘果的采摘时间、品种的选育提供理论根据。
其他文献
中国农村劳动力转移与产业结构布局调整、城镇化战略和新农村建设等相关政策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必须在产业结构布局调整中坚持不断扩大农村劳动力转移
目的 了解在校大学生膳食态度与行为状况及健康需求,为在校大学生进行膳食营养健康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抽取176名在校大学生进行自行设计问卷调查,并对调
节能是现在建筑行业发展的最新方向,必须对其加强控制,在此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必须科学改进暖通空调设计,使其更好的满足节能理念。本文首先分析在进行节能设计过程中的相关
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社会的生态批判理论中,对资本主义农业的生态批判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马克思指出了资本原始积累对农业的破坏,分析了土地私有制和资本主义掠夺式的耕作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