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所研究的桑干河流域,其地理位置介于内外长城之间,在气候上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区域向寒温带半干旱区域过渡,在经济上属于农牧交错地带。由于宜农宜牧,所以在历史时期,中原农耕政权和游牧民族都曾占据本地区。受其经济形态、开发水平和文化类型的影响,桑干河流域不同时期城市选址与分布格局呈现显著差别,对整个流域的开发及环境变迁都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桑干河流域自西汉至清代的城市(包括治所城市和部分基层城邑)为研究对象,通过复原城址的确切位置,研究其与周边地理环境的关系,及城市分布的空间格局,并从政治、军事、经济形势的演变探讨城市的职能。
本文集中讨论西汉、北魏、唐辽、明代及清代以来五个历史时期的城址分布及其原因。首先对汉代桑干河流域城市地理进行研究。共复原了二十三座经过考古发掘的汉代城址,并大多能与《水经注》中的记载相互对应。这些城市大多距离桑干河、沧头河及其主要支流不超过1000米,在地貌上处于河流的阶地上。且城址多处于桑干河、沧头河支流的下游以及河流交汇的三角地带,反映了汉代城市选址对农业环境的要求。由于北魏平城时代尚保存发达的畜牧业与狩猎经济,严重地挤占了桑干河流域的农业发展空间,所以北魏时期的城市发展水平不宜高估,文献中屡屡提到的“城”应多属于政治军事控制据点。
隋代与唐代前期在桑干河流域的治所城市数目分别为四个和三个,与其他时期形成鲜明对比,这是由唐代前期特殊的边疆形势、御边政策、战争组织形式以及本地区经济形态所决定的。盛唐以降,中央政府在流域内设置诸多军城,一些后来被沿用为州县治所,军城作为军事据点的选址着眼点对若干辽代城市的分布产生重要影响。唐末至辽代是桑干河流域城市建设的另一个高峰,也是决定明清乃至今天城市分布格局的时期。
明代在桑干河流域设置了众多卫所,形成了以桑干河为界,北以实土卫所为主,南以州县为主的分布格局。都司卫所是明代特殊的地理单位,其军事职能导致卫所城市向沿边的冲积扇带集中,而其统管卫籍人口、主持屯田的职能又决定其周围要保证一块较宽阔的农耕区域。随着明代边疆形势的严峻,逐步在桑干河流域修筑边墙,并在腹里地区与长城沿线修筑众多城堡。由于修筑时代与职能的区别,城堡的选址也呈现多样化。进入清代,由于民族关系的缓和和疆域的扩大,桑干河流域由边镇转为内地,实土卫所大多改为州县,城堡的职能也发生变化。而随着清政府对西北用兵以及长城内外商业往来的繁荣,杀虎口与张家口等商业重镇的地位凸显出来,从而最终确定了今天桑干河流域大同与张家口两个中心城市分立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