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以管资本为主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要经济命脉的主要市场主体。笔者认为管资本的目的是实现国资的保值增值,而其前提是国资监管本身管理体制须各方加以完善。本文提出国资监管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正是防范国资流失、实现国资保值增值的一个风险管控机制。 随着国资国企改革的发展,国务院国资委于2015年9月发布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分类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完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强化监督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这为国资监管指明了方向。国资监管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的建立正是贯彻了意见的要求,是坚持增强活力与强化监管相结合的最典型表现。 本文主要以上海市P区为例研究地方国资监管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梳理国内外企业财务风险预警及国资监管的研究成果,采用委托代理理论和风险管理理论对国企产生财务风险的深层次原因进行分析探讨,并指出在特定的体制环境下,地方国资监管企业财务风险的形成根本原因在于国资监管中多层委托代理关系所产生的委托代理风险。通过介绍上海P区国资监管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现状及存在问题,借鉴上海市国资委和广东省某市国资委财务监管预警经验,针对上海市P区国资监管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存在的问题提出四项优化建议,即一是完善组织结构,加强制度建设;二是采用定性与定量预警有机结合,健全预警指标体系建设;三是加强技术支撑,提高信息化水平;四是加强成果运用,提升抗风险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