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化模式下的科学知识的跨国家、跨文化传播与交流,文化的多元性品格日益凸显出来。异质性文化之间频繁的对话交流,逐渐消解了所谓的“西方中心主义”的神话。知识全球化的时代诉求,为异质性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平等、包容的话语空间。“地方性”知识概念的提出,赋予了这种交流以新的内涵。“地方性知识”批判了知识所谓的普遍适用性标准,认为任何知识都是地方性知识,任何知识的形成都与其所处的特定的社会、文化等情境有关,纯粹的普遍性知识是不存在的,西方科学知识只是伴随着15世纪的西方殖民主义从西方地域中走了出来而已,它的本性还是“地方性”知识。而且,后殖民技科学观认为,任何科学知识的产生都不可避免地要与社会、文化等因素缠绕在一起,它们的发展是内嵌于特定的历史、社会、文化等异质性因素所组成的网络中。所以后殖民技科学语境下的异质性文化交流表现出动态性和混杂性,这为全球化模式下的异质性文化交流开辟了新的视域。本文试图使用“地方性”知识概念和后殖民技科学观理论来分析现阶段的中西医结合研究,以寻求中医学发展的新出路。众所周知,西方医学自明末传入中国以来,就与中国传统医学形影不离地相伴随发展。其间由于西医学强大的先进性及其所依附的殖民权力的征服性,对中医学的发展造成了致命的威胁,以至于出现了“废止中医”的言论。面对中医学的生存危机,中医界的有识之士展开了一系列的汇通中西医学的尝试。经过研究发现,要真正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将中、西医学放在同一水平上比较。显然,“地方性”知识的概念为二者提供了一个平等的平台,使它们具有了某种平等性。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地方性”知识具有层次性,本文所说的平等性是二者在广义的“地方性”上的平等。后殖民技科学观认为的异质性文化交流中必然出现的混杂现象,使探寻中、西医学之间的相通性具备了理论上的合理性。鉴于此,中西医结合研究作为中医学和西医学碰撞后的产物,在知识全球化的今天是有必要进行的;对于研究中医学的出路来说也是必须要进行的。而且,事实证明,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研究的前身,所以前者对后者来说是具有指导性意义的。本文以张锡纯的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为例,一方面期望可以获得对中西医结合的某些启发,另一方面也来证明知识在社会建构中与特定的社会、文化情境密切相关。张氏精通中医又热衷西方科学,这使他在中西医汇通思想研究中脱颖而出。鉴于上述考虑,本文分为七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介绍张锡纯的生平及其对西学知识的热情;第三部分讨论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形成因素,包括对之前中西医汇通思想的溯源、当时的社会背景分析及对前人唐宗海的继承;第四章论述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具体内容,涉及到中、西医理、病理、医药及医疗模式四个方面;第五部分是对张锡纯中西医汇通思想的评价,具体包括对张氏中西医汇通思想的实质的分析、对后世的影响以及思想的局限性;第六章引入“地方性”知识概念,探讨“地方性”知识视域中的中、西方医学。这里首先论及“废止中医”论与科学划界的关系问题;其次是对“地方性知识”的概念及中、西医学各自的地方性品格的论述,这部分还对“地方性”的层次问题进行了简单的论证;最后一章首先探讨中西医汇通及中西医结合的关系;其次是对中西医结合概念的分析;再次分别从中西医结合的可能性和必然性两个方面进行深入论述;最后是对中西医结合方式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