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口头作文是指运用口语形式,围绕某个主题,遣词造句、组织语篇以表情达意。这是“说”的作文,也是“作文”的“说”。初中阶段在整个语文学习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此时能进行有效的口头作文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阅读和写作等方面的语文能力,还可以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语文素养。近几年来,特别是在语文新课程标准的推动下,不少中小学语文教师都开始重视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口头作文能力,但是也看到现阶段口头作文教学关注更多的是教师“教”,却很少关注学生“说”的过程,且没有科学明确和可供操作的评价方式。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我们依然发现学生在口头作文上仍存在较为严重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思路有别于传统的口头作文教学研究,拟通过口头作文语料库的构建,关注学生“说”的过程,并充分利用语料库提供的数据,了解学生的知识组成、语言习惯、材料组织等口头作文能力发展的真实情况,从而便于教师因材施教,更有效地提高初中生的口头作文能力。本研究以初三年级学生的口头作文为研究对象,借助语料库语言学和统计学等相关理论展开教学分析。本研究采集了初三年级某实验班级23名学生的口头作文语音语料8631秒(143.85分钟)。采集过程分两类主题进行,共46人次,转写汉字21345个。通过人工转写、校对生成电子文本语料,生成小规模的口头作文语料库,然后分别从整体共性和个体差异的角度对语料进行教学分析。在整体共性研究中,将个体语料按照两类主题,汇聚成两个整体,先将口头作文进行主题细化,归纳出共性特征。接着在词频研究中,分别列出了两类主题的前100个高频词。同时对语料库所提供的数据,进行词量、高频词等词语方面的整理和分类。重点对高频人称代词、高频名词、高频动词和高频口头语进行例举,揭示此类高频词所代表的总体状况。在个体差异研究中,尝试在语料库词频分析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设计出辅助评价口头作文水平的三个参数,即词条总数、中断比例参数和均匀分布参数,并借助三参数开展实验,分析统测结果,探寻口头作文能力存在个体差异的深层原因。最后,本文针对口头作文教学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分别从口头作文能力的形成、发展和新的评价方法等方面提出了建设性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