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4年至201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始终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不断加大财政金融对“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我国“三农”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在党中央财政金融支农惠农政策的带动下,新疆全区农业和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各项指标蒸蒸日上,全疆上下认真贯彻中央决策部署,紧紧围绕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为目标,同心协力,扎实工作,克服多种困难挑战,进一步夯实农业发展基础,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强化民生事业建设,使新疆农业农村保持了强劲发展势头,农村经济取得了快速发展,农民增收成效喜人。本篇文章是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在构建理论分析框架,全面把握我国财政金融支农政策运行的基础上,从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两个方面研究新疆财政金融对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影响效应,这对新疆“三农”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进入21世纪以来,伴随着新疆和谐社会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需要,在党中央支农惠农政策的带领下,新疆政府通过财政和金融手段加大了对新疆“三农”发展的支持力度,促进了新疆“三农”的发展。本文首先分析了新疆财政金融支农的现状,统计分析结果和原因,在此基础上通过协整检验、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和脉冲响应函数等计量经济分析方法,对新疆财政金融支农效应进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新疆财政金融支农总体状况良好,有效促进了新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但新疆财政金融支农效应还有待提高。在实际生活中,新疆财政金融支农效应受到一定的制约因素,为了充分发挥新疆财政金融支农对新疆“三农”发展的扶持力度,加快促进新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新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新农村,建成小康社会。最后,本文了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新疆财政金融部门在新疆支农政策制定时提供理论参考,以便更好地促进新疆农业、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