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建立了矿业开发与地质环境之间的密切联系,是实现资源配置、国土规划的重要举措,也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点内容。研究区植被覆盖率高、水资源、铁矿石资源丰富,并且作为北京市重要的水源地和铁矿基地,不仅是生态涵养发展区,而且也是首都经济重点拓展区域,因而为了平衡矿业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关系,在该地区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显得尤为重要。论文在系统总结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的内涵和特点、研究方法和技术的基础上,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利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探索符合矿产资源特点、区域发展规划的研究理论和方法,为区域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建议。第一,在资料分析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采用综合评价法构建以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基础地质、矿山开发、矿山环境为指标的多级评价体系,以MATLAB软件为工具,计算指标权重。第二,以IKONOS高空间分辨率的遥感影像为基础,依次进行数据融合、几何校正、图像镶嵌、波段选择、色调调整、信息提取、图像分类等工作,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第三,以GIS软件为基础,开展栅矢转化、分级赋值、网格计算等数据处理,分级统计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状况;采用空间统计方法,挖掘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空间信息,分析空间布局模式,针对性的解释区域承载力的分布原因。第四,通过分析矿山地质环境承载力属性特征和空间特征,针对矿山地质环境承载能力较好的区域,提出建设生态涵养系统、重点发展生态经济、合理规划城乡发展等建议;针对矿山开发秩序混乱、矿山占地较多的前安岭、怀北庄等承载力较差区域,提出提出扩大资源整合范围、加强非法开采监查力度、推进矿山环境恢复治理等对策。通过对密云-怀柔铁矿区矿山环境环境承载力研究,不仅描述了矿山开发特点和地质环境系统特征,判断矿业发展与环境系统是否协调,而且为区域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