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公园是自然保护地的组成部分。全球的理论和实践表明,国家公园是协调自然保护与资源利用的典型模式,由于我国的基本国情与世界多数国家存在着显著差异,不宜照搬国外的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模式。在我国国家公园进入全面试点建设的背景下,探讨适宜中国国情的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模型是亟待解决的理论问题之一。本文的研究重点内容有如下3个方面:(1)分析国家公园的基本功能和典型功能分区模型;(2)我国基本国情对国家公园基本功能和功能分区的约束性分析;(3)探讨适用于我国基本国情的国家公园典型功能分区理论模型。在国家公园基本功能和典型功能分区分析方面,本文梳理了IUCN国家公园的概念和基本功能,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澳洲等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的国家公园基本功能和功能分区模式,总结了全球具有代表性的国家公园功能分区模型。经过分析,对国家公园基本功能和功能分区具有约束性的基本国情主要有:(1)人多地少;(2)自然资源开发历史悠久,人为干扰强度较大;(3)国民环境意识普遍偏低,但对自然界向往诉求强烈;(4)部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低。在基本国情约束下,我国国家公园拟应有4项基本功能:(1)保护功能;(2)游憩展示功能;(3)科普、科研、教育功能;(4)社会发展(扶贫)功能;与IUCN和其他代表性国家国家公园基本功能相比,增加了社会发展(扶贫)功能。在国情约束下,我国国家公园划分为4个基本功能区:严格保护区、缓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在基本功能和功能分区划分基础上,采用图形语言,推理和描述了我国国家公园典型功能分区理论模型,典型理论模型由严格保护区(保护功能,居中央圈区域,面积占比约50%左右)、缓冲区(隔离与缓冲功能,严格保护区外缘的空间连续圈层,面积占比约30%左右)、游憩展示区(游憩展示和科普科研教育功能,外圈层,面积占比≤10%)、传统利用区(社会发展(扶贫)功能,外圈层中空间不连续的片状区域,面积占比约10%左右)。由于我国国家公园的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等条件差异较大,在典型理论模型基础上,推导出适用于我国国家公园功能分区的其他3种空间理论模型:(1)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偏心式理论模型;(2)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多核心式理论模型;(3)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分散式理论模型。通过广东南岭国家公园(南岭为广东国家公园第二批试点建设单位)的实践案例检验,本文提出的我国国家公园基本功能和功能分区理论模型具有适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