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往的地震惨痛教训让我们看到国内城市综合防灾体系的不足,防灾型城市公园的建立有利于减少自然灾难给城市和居民带来的损失。国内关于防灾型城市公园的研究尚处于初步研究阶段,相关研究较少,优秀的防灾型城市公园在全国依然少数,有待积极得研究探讨。通过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进展的提炼,国内外防灾型城市公园范例的分析,以及对长沙市防灾公园的实地考察,本文力求寻找最为科学的防灾型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方法,对城市建设者提供行之有效的理论指导,方便城市建设者将防灾型城市公园的规划设计理念普及到城市的每个角落。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前沿性,也有非常强的实用性。论文是从理论研究出发,再通过理论进行调研分析,提出实际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拟出建议,最后用实际的案例检验理论,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又检验理论的循环上升的目的。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将城市公园规划设计都做到平灾结合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包括以下几点内容:1、在综合分析研究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后,利用文献、网络、Google Earth地理卫星等工具对日本的山丘防灾公园、大洲防灾公园和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进行了具体事例的研究。认为城市公园要成为设备完善的避难场所首先要具备足够的植被、水体、开阔地等围合的安全空间,这些空间在灾时要能灵活运用。另外,应急避难设施要从节约空间、多功能、易操作、易识别、环保等性能方面进行提升。2、参考避难场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对防灾型城市公园在城市中的规划布局、规模、容量等标准的确定进行了方法性探讨。文中提出防灾型城市公园的规划要遵循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现状的原则、因地制宜的原则、充分保障安全性的原则、多种灾害综合防范的原则。城市公园在灾时要起到紧急避难地的作用、防灾隔离带的作用、卫生防疫区的作用、信息通信基地和救援基地的作用。对防灾城市公园的等级体系的各级指标等做了具体阐述。3、在防灾城市公园内部具体设计方面,站在平灾结合的角度,对各个部分的设计方法进行了探讨。文章认为防灾城市公园的设计应从多功能性、无障碍性、独立性、易识别性来考虑。并探讨了如何让游憩设施和应急设施的平灾结合,介绍了日本等国先进的防灾技术;如何将公园道路、建筑、水体等从平灾结合的角度,进行整体考虑,并用总结的设计原则进行了深入。4、通过走访、Google Earth卫星影像等手段对长沙市烈士公园进行场地分析,并对公园内的应急设施设置进行了考察。依据前文所建立的规划设计原则、方法等,得出长沙市烈士公园拥有较好的场地环境条件,但是避难场所的改造还处于较低阶段的结论,并提出了相应的规划改造建议,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防灾型城市公园规划设计是一个较新的实用型研究课题,本文包含着通过文献、网络研究、和地理卫星影像等手段研究的成果。但是文章在设计实践性的研究方面还是有许多的不足,有待今后接触更多的防灾规划设计以总结得更深入、更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