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音乐与文化,然而随着时代发展,我国的民族音乐被渐渐淡忘,随时面临失传的危机。民大附中作为我国唯——所面向全国招收少数民族学生的高级中学,在校学生百分之七十以上都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高中阶段是青年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的形成的重要时期。民大附中通过音乐校本课程《唱三歌》的开展,在教学内容和学科素养方面除学生一般素质得以培养的前提下,更加注重培养少数民族学生应当具备的一些特殊音乐素质,在音乐知识、能力、思想品德诸方面有一些特殊标准及要求,对于丰富学生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形成完善的个性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从音乐校本课程中民族歌曲的教学角度出发,通过对民大附中进行实地考察和调研;对校本教材《唱三歌》进行分析;对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及学生问卷调查;进行教学实践以了解民大附中校本音乐课程教学现状,阐述民大附中开设音乐校本课程的重要性,并发现其民族歌曲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第一,民大附中的学生是来自祖国各地的少数民族,其音乐素质、对民族文化及民族音乐的了解程度各不相同,教学难度较大;第二,教师个人精力有限,较大的教学强度导致教学效率不高;第三,校本课程教材《唱三歌》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中存在一定问题。根据上述问题,进一步提出提高民大附中音乐校本课程中民族歌曲教学质量的建议:一、强化"寓教于乐"的教育理念,注重多学科及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二、增加教师职数及加强教师素质培养;三、科学合理调整教材内容。期待通过本文使大家更加了解民大附中音乐校本课程《唱三歌》中民族歌曲教学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期望为教材编写者及课程实施者提供一些可借鉴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