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学来源于生活,现实生活是故事生长的源泉、文学发生的场域,因此文学与现实的关系是任何文学理论研究和文本创作都无法避免的重要课题。“真实性”更是文学与现实关系问题中最重要的连接纽带之一,是探讨其他一切问题的关键环节。因此对文学真实观在理论建构、内容分析、演变过程等方面的全面准确的认知、思考,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真实性”概念的内涵和生成机制,从而更加清楚地认识文学与现实、艺术本质与生活现象的关系,更好地指导我们的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本论文把对真实观的阐述限定在新时期80年代这一时间段内。一方面此时的社会转型迅速、文坛思想活跃,理论争鸣、文学创作都处于良好的竞技和交替之中,再加上对西方哲学思想、文艺理论的广泛接收、借鉴,使得此阶段的作家、批评家的理论探索相对来说比较深入,观点更具有代表性,也更先进;另一方面,这一时期的文学思潮和流派更迭存在着内部的接续性与关联性,“真实性”在不同作家和流派的思想观念中呈现出或显或隐的存在状态,并且形成一个相互渗透、密切联系的关系链。基于以上两点,论文致力于在80年代文学这一整体背景下,通过对不同时段、不同文学思潮的深层研究,从创作方法、主题内容、深层内涵三方面挖掘各个阶段“真实性”的形式与内蕴。从而归纳出与上述观点相符的“真实”发展的三条关系链,揭示80年代文学及真实观念总体上及各部分的深层关联,深刻地阐释文学与生活、本质与现象的关系。从整体看,本论文分五个部分。前四部分以时间为线索,将新时期文学分为四个阶段进行详细论述,第五部分是对前四部分的总结。第一部分是80年代初现实主义的回归,主要陈述新时期初期“伤痕文学”、“反思文学”和“改革文学”的真实观;第二部分讲知青作家群体对文化真实的追寻,主要阐述“寻根文学”的文化真实观;第三部分文学从现代派走向了“先锋”阶段,“先锋文学”的真实观是对精神真实的极端追求;第四部分“新写实小说”的出现,使文学从形而上的哲学领域重回现实生活,“真实性”注重的是对平凡碎屑的日常生活事实的再现与“复制”。对这四个阶段真实观的具体阐释又分别以三点加以概括。每一点在纵向的发展中都连缀起一条关系甚密的链条。在创作方式上,从新时期初期的传统现实主义手法到魔幻现实主义的借鉴,又从现代主义的形式实验到后现代主义的削平深度、“零度写作”,其演变过程可归结为:全真(深层)——半真——伪真——全真(现象)。从具体内容上看,80年代初是对生活本质、发展规律的深层次揭露,“寻根”则走向民族文化的场域寻找最高的文化之真,“先锋”将触角伸向了人的精神与灵魂世界,而“新写实”再次回到生活,展示人的现实苦恼与困惑,这一复杂的转换历程可概括为:本质真实——文化真实——精神真实——生活真实。最后是深层内涵即旨归方面是对人与政治关系的思考,新时期初期文学与政治的合谋使小说创作不自觉的以政治、阶级、群体、理想等意志取代对个人、人性的书写,从“寻根”开始,文学试图摆脱政治依附性。“寻根”寻到的依然是群体的人,但这个“人”是民族的、文化的人,“先锋”作家进入灵魂深处,对人的存在意义做形而上的哲学探究,“新写实”是真正关注个体生命的生存状态的小说流派,它主要表现生活中人被环境逼迫走向异化的痛苦境遇。这一点可陈述为:政治的“人”——民族的“人”——存在的“人”——生存的人。论文第五部分就是关于前四部分的总论,同时深入阐发上述三条关系链的相关内容,进而说明1980年代文艺真实观发生蜕变的形成因素。这一部分也包括三点。第一点是从作家主体思想的变迁方面来说的,可解释为主体焦虑的深化与异变。作家主体从对政治的焦虑到身份焦虑,逐步走向存在的现代性焦虑,到80年代末,转型时期对自我能力的怀疑与自我主体失落的焦虑,便催发了“新写实小说”。第二点是对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与超越使真实观发生了深刻的变更。第三点是对文学与政治关系的阐述,源于话语权力的争夺与交替。这三点原因导致80年代真实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与发展,这一部分也是本论文的升华部分。论文试图通过以上五部分的详尽分析,对1980年代文学真实观问题加以细致解读,揭示出“真实”流变的内在发生机制,为真实观研究领域注入一些新的想法与实践,希望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有所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