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是当下全党全国人民肩负的时代重任。追溯和谐社会在马克思主义学说体系中的渊源,理解马克思思考相关哲学问题所秉承的科学的思维方式,领悟实在践思维方式和实践思维逻辑下衍变而出的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实践和谐观理论,区别马克思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预言的和谐社会与社会主义中国现在构建的和谐社会之间的异同及其内在逻辑的必然性,对于指导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现实推进,弘扬马克思主义科学的思维方式,以及在新的世界时代格局下更好的推进和谐世界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基于以上问题的思考,本文分为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本论题提出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以及本论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进行概括性的梳理和简述。明晰研究本论题具有的理论根基及现实要求,为本论题的展开研究做理论和现实的铺垫。第二部分,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哲学基础进行合乎马克思主义思维方式的解读。重点阐释基于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的实践和谐观的基本内容,明确马克思主义对和谐问题本质的科学理解,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马克思实践和谐观之间的关系进行阐释和解读。第三部分,在探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哲学基础上,对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关于和谐社会构建的描述进行挖掘,探索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在马克思主义著作中的历史文本渊源,比对研究马克思恩格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对于未来社会的理论构想与当代中国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间的异同之处及其内在的逻辑联结,并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关系进行界说。第四部分,重点阐释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创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不仅具有深度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础,是符合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实践体现,更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发展理论”的时代创新和推进,其在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道路、发展模式、和谐世界理念等方面现实的创新,是当前我们认清形势改革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极大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