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小凹蛋白-1(caveolin-1, Cav-1)对毒胡萝卜素(thapsigargin, TG)诱导的RAW264.7细胞凋亡以及凋亡相关蛋白Bcl-2和Bcl-xl表达的调节作用,探讨Cav-1与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的相互作用,并进一步探讨凋亡相关蛋白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为Cav-1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的机制研究提供新的干预靶点。方法1.巨噬细胞RAW264.7内质网应激模型的建立:分别以0.3、1、3μmol/L三个浓度的TG与RAW264.7细胞共同培养,于12、24、36、48h四个时间点检测细胞存活率,以存活率<50%作为巨噬细胞凋亡的标志,选择经TG诱导制备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的适宜时间和浓度。2.siRNA技术沉默细胞Cav-1表达:用脂质体导入法将cav-1siRNA导入RAW264.7细胞,孵育48-96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v-1的表达,筛选Cav-1蛋白表达下降75%以上的细胞作为成功转染的细胞(称作Cav-1-siRNA),并确定最佳转染条件。3.检测Cav-1对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影响:实验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 Cav-1siRNA组、 Cav-1siRNAsiRNA+TG组。 AnnexinV-FITC/PI双染法在流式细胞仪(flow cytometry, FCM)上检测各组细胞凋亡率;4.检测Cav-1对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基因Bcl-2和Bcl-xl的mRNA含量的影响:沉默细胞Cav-1基因表达,采用半定量PCR法检测各组细胞中Bcl-2和Bcl-xl的mRNA变化,分析Cav-1是否影响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中Bcl-2、Bcl-xl基因的mRNA水平。5.检测Cav-1对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Bcl-2和Bcl-xl的蛋白表达的影响:RAW264.7细胞中Cav-1被沉默前后,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细胞中Bcl-2和Bcl-xl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继续探讨Cav-1对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反应中Bcl-2、Bcl-xl蛋白表达的调节作用。结果1.巨噬细胞内质网应激模型的建立:1μmol/L的TG与RAW264.7细胞共同培养24h,细胞存活率为42.07±3.35%,根据存活率<50%作为细胞凋亡的标志,此时细胞已转变为凋亡细胞。因此,选择1μmol/L的TG作用RAW264.7细胞24h建立内质网应激凋亡细胞模型,进行后续实验。2. siRNA技术沉默细胞Cav-1表达效果:将siRNA导入RAW264.7细胞孵育48h后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Cav-1的表达,与正常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均下降80%,将成功转染的细胞进行后续实验。3. Cav-1对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的影响:抑制了RAW264.7细胞Cav-1表达后,cav-1-siRNA能够促进TG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损伤,与TG组相比,细胞凋亡率升高(P<0.05)。4. Cav-1对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基因Bcl-2及Bcl-xl mRNA的影响:半定量PCR结果显示,Cav-1被沉默后可明显下调TG诱导的RAW264.7细胞凋亡基因Bcl-2及Bcl-xl的mRNA含量,且比较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5. Cav-1对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蛋白Bcl-2及Bcl-xl蛋白表达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检测Bcl-2及Bcl-xl的蛋白表达,结果显示沉默RAW264.7细胞Cav-1的表达后,Bcl-2及Bcl-xl的蛋白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结论1.Cav-1基因沉默后可增加TG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损伤,由此得出TG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中Cav-1对其具有抑制作用;2.Cav-1在TG诱导的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过程中可增加Bcl-2和Bcl-xl的表达,由此表明Cav-1对RAW264.7细胞内质网应激凋亡途径的抑制作用与Bcl-2和Bcl-xl信号通路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