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计划生育政策在我国农村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如今许多计划生育夫妇已经开始陆续进入老年阶段,由于其子女的减少,家庭养老资源相对于农村非计生户而言较为匮乏,因此计生户的社会养老保险成了学术界的关注点之一。对农村计生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现有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学者大多是站在制度设计者的角度自上而下、定性地研究计生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从而忽略了农村计生户自身的实际需求。因此探讨计生户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对实现制度的公平、促使制度的供需均衡、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以农民需求为导向的农村养老保障制度研究”的阶段性成果,所用数据和资料来源于课题组于2011年在钟祥市进行的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笔者通过对数据和访谈资料的整理,首先从参保模式、缴费模式、待遇模式和基金管理模式等四个方面就128个计生户样本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进行了描述;其次,将计生户样本的需求与179份非计生户对此的看法进行了比较,探讨了计生户特惠政策的公众基础;再次,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探讨了农村计生户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影响因素;最后,根据上述结论,笔者从政府和计生户本身两个角度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系。研究表明:⑴农村计生户对优惠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需求强度较大。具体而言,“新农保”是农村计生户参保需求的主要选择,但是农村计生户需求在缴费和享受待遇时有所优惠,以突显对农村计生户的年老照顾,在基金管理方面,其需求和其他农户的选择基本一致。⑵通过比较农村计生户和非计生户对农村计生户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看法,发现农村计生户享受特惠的缴费模式和待遇模式具有良好的公众基础。⑶相关分析表明,农村计生户的参保模式需求受年龄、文化程度、身体健康状况、政治面貌和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五个因素的影响;其缴费模式需求受年龄、文化程度、家里劳动力数和对“新农保”的评价四个因素的影响;而待遇模式受个人经济层次、家里是否有老人、家庭的经济层次、对“新农保”的了解程度和对“新农保”信息的关注度五个因素的影响。⑷综合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和制度认知三个方面的影响因素发现,影响农村计生户参保模式需求的因素仅有年龄;对其缴费模式需求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年龄、性别、家里是否有老人以及家里的劳动力数;而年龄、政治面貌、个人经济层次和子女是否上过大学是影响农村计生户待遇需求的显著因素。综合所有因素发现,个人特征和家庭特征是影响农村计生户对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求的主要因素,而制度认知对其需求的影响并不显著。根据上述结论,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以完善农村计生户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对于政府,要加快合并农村计生户系列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新农保”的步伐;制度的宣传方式具有针对性;对计生户具有一定的优惠倾斜。对于计生户而言,在充分发挥家庭养老资源作用的情况下,不断转变农村计生户的养老观念;同时要不断增加农村计生户个人的经济收入,以提高农村计生户的缴费水平,进而提高保障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