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焦竑是明代值得整体研究的作家之一,其家世生平散见于多种史料及笔记中,且诸书记载各异。经过对多种材料梳理和辨析后,证实:焦竑祖籍山东日照,其始祖焦朔被朱元璋受世袭千户,遂落籍南京。父文杰。焦竑行三,长兄焦瑞,次兄焦靖,四弟焦皙。焦竑生于嘉靖十九年(1540),卒于万历四十七年(1619),享年八十。其先娶妻朱安人,朱安人卒后次年娶赵安人。他有三子四女,长子尊生,次子周,又名朗生,三子润生。 焦竑师承众多,其中最重要的,对其影响最大的当是泰州学派学者和教育家耿定向。他对焦竑有知遇之恩,同时,他二人的遇合,是焦竑一生学术的转折点,焦竑由此步入心学的殿堂。耿定向对焦竑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一,儒家思想。二,心学思想。三,人生价值的取向,即焦竑决定以学者名世,而非文人。 焦竑交游广泛,其中最著名的是思想家李贽与公安派。他与李贽相互引为千秋知己,他一生极为推崇李氏之学,并不遗余力传播李氏之学。他与公安三袁有师承关系,三袁的心学启蒙思想即源于他。而且他还是三袁向李贽问学的中介。袁宗道在向他问学后即拟反对复古。袁宏道受其影响更大,宏道曾多次从他问学,在他的“性灵”之说的影响下,提出了“独抒性灵,不拘格套”的文学主张。他与公安派的黄辉、陶望龄友善,他们或谈学论道,或诗文唱和,互有影响。 焦竑的文学主张能兼及到自我意识和群体观念。其文学创作也颇多成就。《明史》评其散文“典正雅顺,卓然名家”。《金陵丛刻》作者蒋国榜则说:“上之接方正(方孝儒)、宋文宪(宋濂)诸老,下以不为唐荆川、杨升庵辈所笼罩……信乎大雅君子,卓而不群者也。”其诗清新可诵,“诗则陶(渊明)、韦(庄)为质、王(维)、孟(浩然)为神。”诸评语较能概括其文风。他的小品文创作亦丰,有《焦氏类林》、《焦氏笔乘》、《玉堂丛语》诸书传世,另有《明世说》已亡逸。其小品文或议论通达,或形式自由,或语言精警,尤以描写时人之文见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