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2008年全国各地的电力需求从11月份开始下降,与此同时电煤价格持续上涨,煤炭价格从400多元/吨上涨到1000元/吨,导致电力行业整体业绩大幅下滑,煤电矛盾的不断升级导致2008年底的重点电煤购销合同的谈判陷入僵局。这与产业组织理论中上下游厂商之间的中间产品定价问题密切相关。尽管近几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措施,但是对于怎样解决煤电矛盾始终未能找到一个有效的方案,这既反映了中国煤电产业链的复杂性,同时也反映了,目前的政策制定未能准确把握煤电矛盾的本质特性。本文认为,我国煤电产业链的基本特性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第一,煤炭外部市场的存在对几大发电集团和煤炭集团的电煤合同谈判造成影响;第二,煤电纵向一体化的趋势;第三,电力需求与煤炭价格的双重波动性导致的信息不对称,这三个特性对我国煤电产业链的效率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纵向关联市场经济效率的研究意义在于,通过对纵向关联市场的运行效率进行经济性评估,为上下游厂商的策略选择和规制与反垄断机构的监管方案设计提供决策参考,从而进一步完善纵向关联市场反垄断和规制的机制设计,以实现优化资源配置和提高纵向关联市场总体效率的目标。基于福利经济学原理和纵向关联市场特性,本文提出了纵向关联市场效率的评价理论框架,运用讨价还价理论对具有连续垄断势力的纵向关联市场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并考虑了纵向市场结构、定价方式、纵向外部性、信息不对称以及规制政策等问题对于纵向关联市场效率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结构如下:
第一章,从中国煤电产业链的现实矛盾出发,在界定研究所涉及到的几个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指出了研究纵向关联市场效率的现实和理论必要性,进而提出了研究纵向关联市场效率的基本分析框架:即纵向市场结构——纵向行为——纵向关联市场效率与福利——纵向关联市场的规制。
第二章是相关文献的回顾,本文的主要理论基础包含以下几个方面:有关市场势力的经济效率和社会福利的研究、纵向关系与社会福利的研究、煤电产业链的研究、基于纵向关系的规制理论和讨价还价理论等几个方面。
第三章首先将纵向市场结构划分为三类:连续竞争的纵向关联市场(C-C)、具有单边垄断势力的纵向关联市场(M-C和C-M)以及具有双边垄断势力的纵向关联市场(M-M、O-O、M-O、O-M),在福利经济学的多市场福利衡量方法基础上,本文的研究表明前两类纵向市场结构的多市场福利分析结果与只进行单个市场的福利分析无异,因此并不存在多市场福利分析的必要性,只有当纵向关联市场中存在连续垄断势力时,多市场的福利分析才是重要的,其效率和福利的结果与具体的纵向安排(纵向分离还是纵向一体化)和对于纵向关联市场中定价行为(单边定价还是讨价还价?)的不同假设密切相关。本文在提出纵向关联市场效率基准的基础上,将这一效率基准应用于上游产业是可耗竭资源的纵向关联市场中,并且进一步地对其他两类纵向市场结构的效率进行了分析。在本文所提出的纵向关联市场效率分析的理论框架中,最重要的假设是在具有双边垄断势力的纵向关联市场中讨价还价是决定中间产品价格的主要方式,既对于这类纵向关联市场效率的研究必须建立在上下游厂商之间双边谈判的行为假设上,这是对传统单边定价假设下所得出的纵向关联市场效率和福利结论的一个重要补充。就此,本文运用讨价还价理论针对中国煤电产业链的三个重要特性对这个纵向关联市场的效率和福利展开了具体的分析。
第四章针对煤炭资源的多种用途和多种交易方式并存(长期合同和现货市场交易)这两个特性,考虑了在上网电价受到规制的条件下,外部选择在电煤讨价还价中的作用。
第五章考虑了在上网电价受到规制的条件下,就不同定价方式的假设下纵向一体化的福利效应的比较、讨价还价中内部选择对于厂商纵向一体化激励的影响和纵向一体化的可能性等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并应用以上结论分析了中国煤电产业链中的具体问题。
第六章考虑了当纵向关联市场中上下游厂商都具有私人信息(双边不确定性)时,对于纵向关联市场效率的影响,并且就我国煤电产业链中造成这种双边不确定性的现实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指出了相应的规制政策含义。
最后,第七章对全文的主要结论予以简要回顾,并且提出了几点值得进一步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