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外商直接投资(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简称FDI)是一国或一地区获取大量资金和先进技术的重要来源。在习近平总书记“开放”理念的指导下,大量国际资本进入中国市场的可能性显著提高,FDI的大量流入也将给中国经济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但是,中国FDI区位分布不均问题极为突出,其不仅加剧了东中西部地区产业结构不平衡的严峻态势,还不利于社会稳定以及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在中国经济转型的重要时期,吸引外商直接投资也逐渐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地方政府往往在财政政策等方面给予外企许多便利,以引导外资流入。与此同时,地方技术创新水平也是吸引FDI流入并进行研发的主要推动力。可见,政府干预与地方技术创新水平都会对FDI区位选择产生影响。本文尝试从政府干预和技术创新的角度出发,研究其对FDI空间效应的影响,以期为中国引进高质量FDI提供帮助,进而提高生产效率,实现经济良性发展。本文基于1998-2016年中国30个省份空间面板经验数据,运用空间杜宾模型,系统探讨了政府干预、技术创新对FDI空间效应的影响。为探讨不同时期和不同地区政府干预、技术创新对FDI空间效应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本文从以下两方面进行检验:第一,以2008年爆发的金融危机为分界线,划分两个时间段分别对全国数据进行检验;第二,将中国省际数据分为东、中、西部地区,并对各区域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表明:政府干预、技术创新与外商直接投资的空间正相关性明显,存在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对全国而言,政府干预和技术创新对外商直接投资的流入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且存在空间溢出效应。金融危机前后的政府干预对FDI的作用存在显著性差异,由促进转变为抑制作用,此外,技术创新对FDI的影响也逐渐弱化,表明不同时期政府干预、技术创新对FDI的影响存在时间上的系统差异。东部地区的实证结果与全国分析结果大体一致,中、西部地区的政府干预对FDI产生负向影响,技术创新系数为负,但没有统计意义,由此来看,空间异质性特征明显。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从加强政府间的交流与合作,坚持自主创新与引进创新相结合,营造良好引资环境,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灵活制定地区吸引FDI的流入方式等方面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为中国实现FDI“提质增效”目标提供政策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