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与培育,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产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到区域经济的未来发展方向与前景,因而是区域经济发展中极为重要的问题。本文综合运用产业结构理论、投入产出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和产业融合理论等理论和方法,基于湖北省1997年投入产出表、2000年投入产出延长表数据,运用数量经济模型,计算了湖北省近五年来近40个产业的产业关联指标,深刻揭示了湖北省经济表象下深层次的技术经济联系。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分析,着重揭示区域主导产业与相关产业的技术、经济内在联系,并探索一条以产业融合促进主导产业发展的新思路。 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具备较高的技术密集度,同时适应消费需求结构高级化的需要,而且由于电子信息技术的高渗透性使该产业具备很强的带动作用,因此,依据产业未来发展的趋势将其确立为现阶段前瞻性的主导产业。 通过具体的产业关联分析后发现,该产业的直接关联效果很强,但是影响力与感应度的定量分析表明,该产业在本区域的产业波及效果不强,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且其产业影响力与感应度低于本区域内其他产业,表明湖北省产业结构不合理。另一方面,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的生产诱发额与总产出之比远远高于其他产业,这说明该产业的生产规模远远不能满足最终需求对其生产的需求额,该产业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因此,本文认为应当加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区域相关产业特别是优势产业的技术经济联系,满足区域最终需求,同时提高影响力与感应度。 根据国际产业发展现状,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产业与汽车产业间技术关联性不断加强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而且汽车产业已经发展成为湖北省的优势支柱产业。因此,基于以上分析,作者认为湖北省应加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与本区域产业,特别是区域优势产业——汽车产业的关联,加强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对汽车产业的渗透改造,提高主导产业与优势支柱产业之间的关联度,促进两个产业的技术融合,实现主导产业的高速发展,带动增强整个区域的产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