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知识”的遗忘与传承——六盘山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地方课程发展研究

来源 :中南民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yhe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与《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民族教育的决定》指出要促进职业教育发展,特别是民族地区的职业教育发展,必须要增加对职业教育的资金投入,加强对民族地区的扶持力度。然而相比普通教育,职业教育却没有受到社会相应程度的重视。中等职业教育是我国职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课程发展与教育质量息息相关,教学活动围绕课程开展。因此,中职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势在必行。  在新的经济时代背景下,新课程改革已经走过十几个春秋,取得了较大的成就。但是职业教育课程发展在少数民族地区却举歩维艰,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对民族地方文化的遗忘,没有把课程与知识有机结合。能够体现出地方特色的课程,为课程发展注入新鲜血液,促进课程良性运行。诚然,由于各种原因,现阶段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情况并不乐观,民族地区中职课程发展处境较之发达地区更为尴尬。因此,将地方性知识与职业课程相结合是促进课程发展的有效途径,只有具备地方特色的课程才能够培养出既能适应社会的全能型人才又保留个性的专项型人才。  本论文立足于将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与职业课程发展相结合,选取我国西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宁夏同心阿拉伯语学校、甘肃临夏外国语学校、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以西北回族地方性知识为出发点,提出中等职业教育课程发展的研究这一命题。希望少数民族地方性知识得以传承与创新,同时希望职业教育课程不断发展不断完善,为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并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  笔者选取西北地区宁夏同心阿拉伯语学校、甘肃临夏外国语学校、临夏现代职业学院为调研对象,展开实地走访和调查研究。调研主要针对这三所学校领导、教师与学生,以及当地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和各大清真寺阿訇,收集了真实有效的第一手研究资料,通过访谈能更加真切了解到该学校的课程发展现状,在深入当地对六盘山地区地方性知识进行系统的综合归纳后分析其在课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得出影响课程发展的因素,包括政策法规、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学校管理制度、师资力量、学生个体因素、课程自身发展等方面,这些影响因素使得少数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课程发展面临着新的挑战。笔者分别从法律法规层面、学校管理层面、课程自身层面提出相应的课程发展对策。
其他文献
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是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开展和实施的,紧跟世界潮流,即培养出来的学生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具有科学与人文素养、环境意识、创新精神与实
军校医学生由于繁重的医学学习任务和军事训练任务,往往比普通大学生承担着更多的心理压力,且新生在对新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很容易产生情绪困扰、表现出适应不良等症状,长期处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就受到人们的关注。如何培养和提高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使教师能够精选教学方法、优化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技能、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