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黄瓜(Cucumis sativus L.)与酸黄瓜(C. hystrix Chakr.)的种间杂种及异染色体系的创制与评价

来源 :南京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ouxiangguch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酸黄瓜(Cucumis hystrix Chakr.,2n=24,HH)具有栽培黄瓜(C.sativus L.,2n=14,CC)所缺乏的多种优良性状,如耐低温弱光、抗霜霉病和枯萎病等。为了快速有效地利用这些优良性状来改良黄瓜栽培种,本研究在已获得甜瓜属种间双二倍体(C.hytivus Chen & Kirkbride,2n=38)和异源三倍体(2n=26,HCC)的基础上,以酸黄瓜、不同基因型的栽培黄瓜、异源三倍体、双二倍体等为核心材料,创制了4个种间杂交新组合F1、2个“黄瓜—酸黄瓜”单体异附加系和10个渐渗系新种质;采用细胞遗传学分析技术、同工酶技术以及分子标记技术对这些优良新种质进行了鉴定与评价;另外还初步研究了基因组剂量对三种不同倍性种间杂种表型性状、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具体结果如下: 1.不同基因型栽培黄瓜与酸黄瓜种间杂交及杂种F1的评价研究 酸黄瓜为短日照植物,因其与栽培黄瓜花期不遇等杂交障碍的存在而使种间杂交难以顺利进行。本研究对酸黄瓜短光照处理40d以上,使得两者花期相遇,成功地进行了酸黄瓜与3种不同基因型栽培黄瓜(“二早子”、“长春密刺”和“4406”)的正反杂交,从中获得了4个杂交新组合的幼胚。采用改良的方法对这4个新组合的杂种胚进行胚胎拯救,再生频率达80%以上,其杂种的真实性通过园艺学性状观察和体细胞染色体鉴定得到了证实。 为了能够快速准确地鉴定酸黄瓜与栽培黄瓜的种间杂种F1、揭示种间正反交差异,本研究利用新合成的正反交种间杂种F1[正交:酸黄瓜ד长春密刺”,反交:“长春密刺”×酸黄瓜]及其双亲为试材,比较研究天冬氨酸转氨酶(AAT)、苹果酸脱氢酶(MDH)以及酯酶(EST)3种同工酶在参试材料中的酶谱表达特性。结果发现,正反交种间杂种F1主要表现为互补双亲的酶带,同时还具有四条杂合带(Aat-1-97,Aat-2-104,Mdh-3-102和Est-5-102)。另外还发现正反交杂种F1的AAT和MDH同工酶谱分别在酶带数目和强弱上呈现明显差异。表明这三种酶均能准确地鉴定甜瓜属种间杂种F1的真实性,同时进一步证实了酸黄瓜与栽培黄瓜杂交存在正反交差异。 进一步研究发现,新合成的4个新组合杂种F1的育性水平差异显著,其中以酸
其他文献
<正>河北工业大学作为全国200家有影响的科普基地,为配合天津市第16届科技周活动,举办大学生科技节、素质教育书市、高新技术报告会、图片展,组织校内学生及驻区中小学生参观
针对独立院校在&#39;数字电子技术&#39;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教学模式单一,理论和实践学时分配矛盾问题,结合网络课堂的教学特点,本文提出了&#39;半网络课堂&#39;的教学改革,
&#39;食品分析与检验&#39;是高等院校食品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具有很强的理论与实践性。文章结合笔者的教学经验,提出了该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提高其教学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日益加深,应用型本科院校体育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但是当前的应用型本科体育课程配套存在结构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学手
本文通过研究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探讨如何构建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体系,辅以职业资格认证和发展科技创新活动,加强双师型队伍建设及实践保障建设,从而培养具有
学徒制是我国传统早期的专业技能传授方式,有着其特殊的传承模式。传统重知识传授的中职教学模式无法适应社会的需求,如何促进并提升中职人才质量,培养理论实践并重的人才成
为解决超短焦投影系统中自由曲面反射镜的设计难题,提出一种适用于大视场成像光学系统的自由曲面设计方法,即多视场优化迭代法.该方法以一个反射平面作为设计起始面,基于多视
艺术院校在我国高校中具有独特的校园文化氛围和学科专业教育特点,容易造就艺术类大学生较鲜明的个性、深刻情感的体悟及丰富敏锐的创意等特征。构建具有针对性的艺术院校心
在本文中重点分析了现阶段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着此导航系统的发展利弊,判断其在未来发展进程中的前景,对其进行展望,为探索出更大的发展空间不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