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一文言文阅读教学处于初高中文言文教学的过渡阶段, “阶段性”特征明显。高中阶段的文言文学习,在难度、深度和广度上,相对初中阶段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升。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课堂观察法、访谈法,针对延边二中高一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展开调查,以文言文阅读教学的课堂实录、学情、教学效果为调查研究对象,探索其在高一文言文阅读教学方面做出的具有借鉴性的努力,并针对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衔接问题探索解决策略,努力为高中后阶段教学打下坚实基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 《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教育指导纲要》是本文研究的政策基础,就理论基础而言,本文主要基于学习迁移理论和建构理论。本次针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选取的对象是延边第二高级中学一年级的学生和数位语文教师。调查问卷《高一文言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以整体抽样的样式发放,对教师采用访谈的方式进行资料的收集与整理。针对文言文阅读教学现状的调查,资料收集包括公开课、日常课的课堂实录,调查问卷《高一文言文阅读教学调查问卷》(学生卷)和教师访谈。延边二中教师积极探索文言文教法学法,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培养文言能力,在文言文教学上形成具有延二特色的文言文教学策略。主要表现为文言教学内容扎实,重视文言基础知识教学,注重“文”“言”教学统一;文言教学方法多样,常采用多种教学方法:诵读法、口译法、情境法、互动探究法等;文言教学价值突出,注重从文言文学习的各个层面进行文化的渗透,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自觉得有了学习文化的规范化意识。据调查发现,处于衔接阶段的高一文言文教学,在处理初升高过渡期有关学生的心理发展、知识能力的衔接以及教师实际教学的操作上存在一定的衔接缺失。除此之外,文言文是传递传统文化的窗口,教师在传统文化教育的深度和广度的教学方面也存在不足。为解决文言文阅读教学中的衔接缺失问题,本文从学生和教师两大教学要素出发,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从学生方面而言,要注重知识能力的迁移,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积极改进文言文学习方法。从教师方面而言,要树立教学衔接意识,熟知两大课程标准,衔接师生教法学法、培养学生自学能力。通过文言文教学与学习,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既是现实的需要又是教育的责任,需要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从教师方面而言,应循序渐进,遵循教学规律,寓教于学,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以身作则,加强自身的思想和道德建设,加强家校联系,督促家庭教育;学生方面而言,应培养文言文学习兴趣,热爱传统文化,积极改进文言文学习方法,体会文化传统精神,培养文言文自主学习能力,探索传统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