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环保、绿色低碳的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越来越多的城市提倡步行、自行车出行以及“自行车+公交+步行”等可持续交通发展模式,尤其是步行、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出行方式受到推崇。以重庆为例,根据2008年主城区交通调查显示,居民出行方式49.9%为步行。可以看出,步行交通是山地城市居民最主要的出行方式。伴随着步行交通的推广,行人交通和机动车交通的冲突、行人的违规行为,逐渐突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理念和道路交通法的规定,城市行人交通已经不再被忽略,行人出行的安全、效率、舒适度等得到保障。但是如何抑制行人的交通违章行为成为行人交通研究的关键。本文以重庆为例,采用人工观测与视频采集技术,结合偏好问卷调查,基于生存分析和离散选择模型,分别对行人过街等待时间和行人过街设施选择偏好进行了研究,量化分析行人过街等待时间及违章的时间特征,识别并量化分析了影响行人对过街设施选择的因素和行人的选择偏好。基于生存分析的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研究结果表明:①等待时间越长违规率越高;②约7.3%的行人在红灯期间到达信号交叉口后,几乎不等待就直接闯红灯。还有约18%的行人愿意等很长时间也不闯红灯;③年龄对行人过街等待时间影响不显著,但显示出老年人较不易闯红灯。整体上,男性行人容易闯红灯,违规行为较严重;④调查地点的交通环境不同对行人违章过街的影响较大。两个交叉口的行人过街等待时间生存函数曲线显示,在0-50s,行人在人行横道较宽、行人红灯时间较长、车流量较大、行人流量较少的交叉口较容易闯红灯,违规行为较严重;⑤定义85百分位的等待时间为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在车流量较大的主支相交路口,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为46s,在行人流量较大的支支相交路口,行人最大可忍受等待时间为47s;⑥两个交叉口的行人闯红灯行为受从众心理、行人红灯时长、行人过街距离等影响,可通过加强宣传教育和执法处罚力度改善。基于离散选择模型的行人过街设施选择偏好研究结果表明:①影响行人过街设施选择的显著性因素是年龄、绕行距离;②Logit模型能够较好的模拟行人对过街设施的选择偏好,整体预测率为0.9280。③建议在中午时段加强人行横道处的交通管理,如增设交通协管员,以达到抑制行人闯红灯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