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慢性胰腺炎(CP)为一种世界范围内难治性慢性疾病,对其发病机理、病因病理及其防治等诸方面仍不甚清楚。近年来,我国CP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但由于治疗方法的多样性,手术治疗减少,难以从临床获得新鲜和不同时期的CP组织学标本,给CP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研究带来较大困难。因此,建立一种符合人类CP病因病理及发病机理的理想CP动物模型尤显重要。
目的:应用DBTC诱导建立SD大鼠CP模型,研究CP发生发展过程中病理学变化、纤维化程度、血清学改变及浸润炎性细胞的作用。
方法:实验组鼠一次性尾静脉注入0.8mg/kg。DBrrC的80%乙醇溶液,对照组注入等量80%乙醇溶液,实验组鼠分别于第3天、14天、28天和56天处死,对照组鼠于第56天处死,处死鼠均行大体肉眼观察及胰腺、肝、肺、肾镜下病理学观察及胰腺病理学评分;血清淀粉酶含量由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血清。TNF-a测定为ELISA法;胶原纤维染色为VG苦味酸酸性品红染色法,肥大细胞为甲苯胺兰染色法;巨噬细胞、浆细胞、CD4+、CD8+染色均为SP免疫组化法;炎性细胞均为高倍镜下计数5个视野,其均值为该切片计数值。
结果:(1)大体观察:3天组胰腺及肝、肾、肺基本正常。14天组,部分胰腺有水肿、出血、坏死及与周围组织有粘连,3例肺有出血点和1例肺脓肿,部分肝有出血点及灶性坏死和1例肝脓肿,肾稍肿大。28天和56天组胰腺大体损伤相似,大部分胰腺有出血、坏死、变硬及与周围组织有粘连。28天组3例肺有出血点和2例肺脓肿,2例肝见明显坏死灶及1例肝脓肿。56天组2例肺脓肿,3例肝组织有明显坏死灶和2例肝脓肿。28天和56天组肾基本正常。对照组胰腺及肝、肾、肺均正常。(2)镜下观察及评分:3天组胰腺仅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14天组胰腺呈急性间质性胰腺炎及导管上皮和腺胞上皮小灶性坏死;28天组胰腺组织结构破坏较14天组严重,出现明显纤维化,5例表现为轻度CP,中度和重度CP各1例;56天组仅1例胰腺基本正常,4例轻度CP,3例中度CP和4例重度CP。胰腺病理评分、纤维化程度评分及CP发生率随喂养时间延长明显增高,28天和56天组均明显高于14天组,均有显著或高度显著差异(P<0.05或.P<0.01)。胰腺外肝、肾、肺镜下病理学改变基本相对应肉眼大体观察。对照组胰腺及胰腺外肝、肾、肺正常。
(3)血清学检测:各实验组血清AMS、TNF-a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8天组血清AMS、TNF-a含量明显低于14天和56天组(P<0.05或P<0.01),56天组和14天组之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中非CP大鼠血清AMS、TNF-a含量明显低于Ⅰ、Ⅱ、Ⅲ级CP(P<0.05或P<0.01)。
(4)炎性细胞计数:各实验组巨噬细胞、肥大细胞、CD8+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14天组和28天组浆细胞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JP<0.05),但CD4<+>/CD8<+>比值则相反(P<0.01)。56天组肥大细胞和CD8+计数明显高于14天组和28天组(P<0.05),巨噬细胞和CD4<+>在各实验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实验组中,非CP大鼠胰腺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和CD8<+>计数明显低于Ⅰ、Ⅱ、Ⅲ级CP(P<0.05或P<0.01),CD4<+>/CD<8+>比值则相反(P<0.05或P0.05);Ⅱ级与Ⅲ级CP之间各指标计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5)相关性分析:病理评分、纤维化评分、巨噬细胞计数、肥大细胞计数及CD8<+>计数之间相互均呈密切或高度密切正相关,浆细胞计数与病理评分、纤维化评分、巨噬细胞计数及肥大细胞计数呈密切或高度密切负相关;CD4<+>/CD8<+>比值与病理评分、纤维化评分、巨噬细胞计数及CD8<+>计数均呈密切或高度密切负相关;CD8<+>计数与CD4<+>计数呈高度密切正相关。
结论:
(1)DBTC一次性尾静脉注入能成功地建立SD大鼠CP模型,该模型具有操作简单、建模时间短、CP发病率高及费用低廉等优点,但DBTC对肝、肺、肾等主要脏器有一定非致死性毒副作用。
(2)该模型较符合人类CP病理形态学特征及其血清AMS、TNF-a含量改变。
(3)胰腺组织内浸润的巨噬细胞、肥大细胞及CD8<+>在该模型CP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浆细胞仅在胰腺损伤早期起了体液免疫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