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背景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H.pylori,Hp)是可在胃内稳定定植的一种致病菌,与多种胃肠道疾病的发生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萎缩性胃炎(atrophic gastritis,AG)是指胃粘膜层变薄,腺体破坏、数量减少,包括化生性萎缩和非化生性萎缩,常由轻症的浅表性胃炎进一步演变而来,幽门螺杆菌的感染是其重要的致病因素。萎缩性胃炎进一步发展可导致不典型增生,甚至胃癌,如能有效的阻止其发生发展,便可大大降低胃癌的发病风险,但临床中至今缺乏公认的可治疗萎缩性胃炎的药物。抗坏血酸(ascorbic acid,AA),即维生素C(vitamin C),常见于大部分新鲜的水果蔬菜中,有研究发现萎缩性胃炎患者体内抗坏血酸浓度降低。故本实验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建立萎缩性胃炎动物模型,研究不同浓度抗坏血酸溶液对萎缩性胃炎的干预作用。实验方法以C57BL/6雄性小鼠为实验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和实验组,空白对照组不给予H.pylori感染,实验组用幽门螺杆菌悉尼菌株(Helicobacter pylori-Sydney Strain 1,H.pylori-SS1)进行灌胃处理,并同时给予高盐饮食,运用快速尿素酶法、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是否在小鼠胃内成功定植。实验组又分为干预组和非干预组,非干预组不给予抗坏血酸溶液,干预组分别给予高倍剂量(1.0 g/L)、中倍剂量(0.5 g/L)、低倍剂量(0.1 g/L)的抗坏血酸溶液处理。实验共持续24周,每周称取每只小鼠体重,检测体重变化。实验结束后,处死所有小鼠,取胃组织,运用H&E染色法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小鼠胃粘膜病变程度;取血清,ELISA法检测白介素8(IL-8)、胃泌素(Gastrin)的改变。实验结果1.快速尿素酶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法结果显示,Hpylori-SS1可在C57BL/6雄性小鼠胃内成功定植。2.24周末,组织病理切片H&E染色结果显示,实验组小鼠胃组织有明显的粘膜层变薄、腺体数量减少,可诊断为萎缩性胃炎。H.pylori-SS 1加高盐饮食法成功建立小鼠萎缩性胃炎模型。3.抗坏血酸干预组与非干预组相比,小鼠胃粘膜萎缩程度减轻、萎缩面积变小,血清胃泌素水平升高,炎症因子白介素8水平下降(P<0.05)。4.与低倍剂量相比,中倍剂量的抗坏血酸干预减轻胃组织萎缩的程度、升高血清胃泌素、降低血清炎症因子的作用更明显(P<0.05),但高倍剂量较中倍剂量无更大作用(P>0.05)。结论H.pylori-SS1感染加高盐饮食法可成功建立萎缩性胃炎小鼠模型。抗坏血酸溶液干预可减轻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发展,中倍剂量较低倍剂量有更显著效果,但高倍剂量无更大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