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学生法治意识研究

来源 :内蒙古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lin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十九大报告在此基础上要求进一步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大力推行全民普法运动,树立宪法至上,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法治理念,强调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另外,2017年我国中学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也将法治意识纳入其中。因此,从国家政策、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学科核心素养的角度都可以看出强化学生法治意识都是现代社会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必然要求。初中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强化其法治意识有助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现象,促进和谐社会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学校是培育学生的场所,在基础教育的课程安排中,《道德与法治》课是强化学生法治意识的主阵地。强化初中生的法治意识旨在帮助学生在生活中依照法律规定更好地享有权利、履行义务,依法规范自身行为、维护合法权益,严守道德底线,做社会主义法治的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所以从课堂教学、教师和学生自身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才会更快更好的强化初中生的法治意识,进而促进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建设。有鉴于此,本文以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为载体,以强化初中生的法治意识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和观察法三大研究方法,从对法治意识相关概念解读作为探究的起点,进而阐述了强化学生法治意识的问题,并着重探究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对学生法治意识强化的对策。就目前情况来看,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在强化学生法治意识方面尽管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所以笔者针对呼和浩特市第三十四中学和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东河校区两所学校对于强化初中生法治意识的情况展开调研,力求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力现象,并结合对实际课堂的观摩,从课堂教学、课后教学活动、教师、学生四大方面分别阐述强化初中生法治意识的对策,旨在推动《道德与法治》课中强化学生法治意识教学的开展,提高初中生的法治意识,引导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知法、尊法、守法、用法。
其他文献
图书“现采为主”已成为图书馆采访工作的一种发展趋势。文章通过对图书现采成因的分析,指出当前图书馆现采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和相应的采访策略。
自主式水下机器人(Autonomous Underwater Vehicle,简称AUV)主要进行水下海洋勘探和海洋作业。因此实现AUV从水面快速下潜或上浮是AUV有效作业的必要过程。但是,AUV的下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操纵响应过程,关系到AUV的航行安全。这个过程一般包括三个阶段:调整纵倾准备下潜、定速定向下潜、调整纵倾定深直航。准确预报AUV的潜浮运动有利于提高AUV的安全性和操控性。本文拟采用
信息技术帮助台致力为高等学校提供高质量高效率的IT服务支持。帮助台的所有工作人员都应该知道自己的职责和使命。
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催生图书馆服务方式创新。图书馆移动终端服务的探索虽良性启动,但难题不少。我国图书馆目前主要采用"机+书"、纯书、双向承诺和互动多赢等移动终端基本服务
在初中生物"眼与视觉的形成"的教学实践中,尝试与物理教师合作进行跨学科的融合教学,师生协作利用合适的材料模拟眼球的结构,制作晶状体、巩膜和视网膜,进而整合成可成像眼球
论述图书馆知识信息服务的含义,指出知识信息服务的核心价值体现在为用户提供有价值和高质量的知识信息。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外部资源信息和内部环境支撑相互作用的知识信息
从大型仪器效益的内涵出发,介绍了高校大型仪器共享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提出加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有利于更好地发挥大型仪器在高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学科建设中的作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