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基石,粮食主产区肩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而设施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党和政府也先后出台了诸多政策文本,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用地问题,既要求将设施农业用地纳入土地用途监管体系,同时也鼓励基层政府满足合理的设施农业用地需求。部分地区围绕设施农业用地管控机制构建已经进行了较长时期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粮食主产区“如何平衡设施农业用地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基石,粮食主产区肩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要使命,而设施农业作为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重要方向之一,党和政府也先后出台了诸多政策文本,高度重视设施农业用地问题,既要求将设施农业用地纳入土地用途监管体系,同时也鼓励基层政府满足合理的设施农业用地需求。部分地区围绕设施农业用地管控机制构建已经进行了较长时期的实践探索,积累了丰富经验,但粮食主产区“如何平衡设施农业用地需求和粮食生产用地保护”的现实困局并未获得充分讨论。通过厘清设施农业用地管控与农用地利用的内在逻辑,识别河南省设施农业用地管控的政策演进、推进路径及现实困局,对设施农业用地管控的利益冲突及其配置优化进行博弈分析,并以现实观察进行多案例分析,有望构建出粮食主产区设施农业用地管控机制。对上述问题的讨论,构成了本文相关研究的起点和落脚点。本文共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第二部分梳理设施农业用地管控的现实逻辑、行动逻辑及其在粮食安全的语境下与农用地利用的内在逻辑,为本文核心研究命题的讨论提供关键理论支持。第三部分梳理河南省设施农业用地管控的政策演进、推进路径及现实困局,探析河南省设施农业用地管控中存在的共性问题,为构建多案例分析及设施农业用地管控机制提供方向指引。第四部分基于利益主体行为特征和策略选择偏好构建演化博弈模型,开展演化博弈策略稳定性分析、均衡分析和数值仿真分析,揭示粮食主产区设施农业用地管控的力量博弈特征,为设施农业用地管控机制的精细化构建提供“主体”基础。第五部分则以滑县、延津县、太康县等粮食主产县为案例对象,揭示粮食主产区设施农业用地管控中存在的个性问题及障碍所在,为架构管控机制探索可行的现实路径。第六部分提出了相应政策建议。第七部分则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基于上述研究内容,本文获得了如下基础结论:第一,设施农业用地管控与农用地利用两者之间的内在逻辑为:农用地利用对设施农业用地管控具有有限驱动和刚性阻变作用,设施农业用地管控对农用地利用具有负面冲击和二元共生作用。第二,河南省设施农业用地管控经历了前期探索阶段、明确推进阶段和优化完善阶段,主要是通过筑牢粮食安全理念、优化用地流程管理、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创新用地管理模式的路径推进实施。第三,政府监管部门与设施农业用地经营主体的策略稳定性依赖于双方的共同选择与相互妥协,即政府监管部门宽松监管,设施农业用地经营主体合规用地。第四,以滑县、延津县、太康县为代表的多个案例地,在设施农业用地管控中分别存在监管规范性不足、协调运行机制有待优化、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主要原因为监管体制不健全、常态化管控落实尚缺乏、巡查体系不完善、宣传教育不深入等。第五,提出粮食主产区设施农业用地管控机制构建。根据博弈分析的五个推论,结合河南省现存一般性问题和滑县、延津县和太康县多案例地个性问题的基础上,从设施农业用地备案、巡查、保障、监管、宣传五个方面入手,提出构建粮食主产区设施农业用地管控机制。上述研究为探索设施农业用地长效机制和“大棚房”整改提供了新方向。
其他文献
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人们的日常活动受到限制,无法前往线下场所进行学习,由此,一种线上陪伴式学习平台——在线自习室变得被大众熟知并广泛使用。在线自习室应用是一种通过限制用户使用手机,从而帮助用户保持专注的移动应用。本研究以在线自习室应用用户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期望确认模型为基础,运用访谈法,探索影响用户持续使用的其他因素,最终引入感官体验、互动体验、陪伴体验、娱乐体验、习惯和打卡六因素构建用
互联网时代的社交媒体正朝着具有开放制度逻辑,更加分布式和网络化的结构形式发展。然而,社交媒体的监视型资本主义和用户“双重商品性”的价值逻辑,导致其陷入信任体系崩塌和价值困境的危机。区块链作为“制造信任的机器”,推动“信息互联”向“价值互联”的转变。基于区块链底层技术逻辑,社交媒体呈现协同共创的生态环境,用户的数据价值、身份价值、内容价值以及平台价值协调共生发展。基于上述社交媒体生态存在的困境,本研
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有力地促进了金融科技普及和应用,金融行业已经迈进了“互联网+金融”的时代,许多金融企业都积极地拥抱信息科技,开发了众多的门户网、业务系统、手机APP等。券商企业作为金融科技的重要应用领域,可以采用高净值客户管理信息系统,为其量身定制资产配置方案,从而提高券商企业的高净值客户财富管理水平。论文首先描述了研究背景,界定了研究对象,分析了国内外研究现状,接着介绍了券商高净
历史文化街区中丰富的历史建筑群、承载记忆的传统留存等,均能体现街区的传统格局和风貌特色,同样也是城市不可或缺的地域性历史资源。但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各类人为和自然的突发状况频发,导致历史资源出现文保和历史建筑本体损害、传统留存流失等现象,最终面临历史文化街区文脉断裂的现象。针对以上问题,本文通过构建基于PSR模型的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资源韧性评估体系,评估历史资源韧性水平,分析影响要素,以期提高历史文化
近年来我国风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成为继水电之后的第二大清洁能源,随着2020年“双碳”战略目标的提出,风电装机势必会继续井喷式增长。但受我国风能资源分布不均的影响,风电的主要装机与沿海地区的负荷需求中心省份呈逆向分布,此外,由于风电的强随机性、波动性和反调峰性等固有特性,这些种种都使大规模风电的消纳问题成为一大难题。本文主要针对大规模风电的消纳问题,借助抽水蓄能电站良好的调节性能,对抽水蓄能电站与
近年来,城镇化快速发展,交通压力剧增,居民对公共交通需求扩大,轨道交通作为高效、便捷的交通工具成为市民出行的主要方式。在城市土地资源日益紧缺的大背景下,如何合理开发站点周边成为了城市管理的一大挑战。“站城融合”是将站点的交通功能和生活服务功能相结合对城市地铁周边土地综合开发的新理念。郑州市作为国家中心城市,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对公共交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现阶段郑州市的地铁规划及建设主
沙颍河流域发源于伏牛山区,是国家重要的工业经济区和粮食生产基地,是承载河南省和安徽省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区域。随着流域内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和大规模的开发利用,人类活动对河流系统的影响也越来越显著,伴随而来的是水生态和水环境恶化、水污染事件频发、水资源供需矛盾突出等问题。目前,这些问题极大地制约了流域内的经济社会发展和水生态文明建设。因此,本文开展河流生态流量过程计算,并结合水文模型和未来气候
三河地区是我国早期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区域,区域内留存的诸多旧石器时代至夏商周时期早期文化遗址,是记录自人类出现始至出现早期文明曙光、早期文明形成这一历史进程的重要物质载体,研究其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能够揭示早期社会人居环境和人地关系,同时为史前至先秦时期文化遗址这类重要文化遗产的针对性、系统性保护利用提供思路。本研究首先从交通、山脉、河流、生态、历史地理沿革等方面阐释了三河地区地理环境概况
18CrNiMo7-6合金钢经过热处理之后,具有高强度高耐磨性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制造机器零件,经过热处理材料的微观结构会发生变化,材料的微观结构直接决定材料的力学性能。因此本文基于电子背散射衍射等技术对18CrNiMo7-6合金钢原始材料、淬火回火材料及渗碳热处理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进行表征与分析,并对渗碳热处理后的表面变质层进行分层表征分析,包括金相组织、微观界面、晶体取向及织构,得到的主要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