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比较两种经骨隧道技术修复三角纤维软骨复合体(Triangular Fibrocartilage complex TFCC)损伤后下尺桡关节(Distal Radioulnar Joint DRUJ)的稳定性和TFCC与足印区的接触特性来评估两种术式的生物力学特点。基于生物力学结果,应用改良腕关节镜下双隧道术修复TFCC并评估其临床疗效,为临床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理论和临床依据。方法:1.第一部分:选取8具上肢标本。根据对TFCC不同处理方式分为四组,分别是TFCC完整组、TFCC损伤组、双隧道修复组、单隧道修复组。通过扭力生物力学仪和电子位移传感器分别测量每具标本的尺桡骨相对位移值和前臂旋转扭矩值,将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据此来评估两种术式修复后DRUJ的稳定性和修复率,为临床术式选择提供理论依据。2.第二部分:使用上述8具上肢标本,在TFCC尺骨小凹止点处完全离断后模拟经骨修复。根据修复方式分为双隧道修复组和单隧道修复组。将电子压力分布感应器置于TFCC与尺骨足印区之间,分别测量前臂中立、旋前和旋后位时的接触面积、压力和压强。最后,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评估两种术式修复后TFCC与足印区间的愈合潜能。3.第三部分:在第一和第二部分的研究结果基础上,并结合临床实际,对腕关节镜下经骨双隧道术进行改良并修复TFCC尺侧完全损伤患者。根据实验设计,纳入TFCC尺侧完全撕裂患者21例,术后按康复计划方案进行康复治疗,随访观察13~35月,平均(15.3±4.68)月,随访指标采用腕关节活动度、握力以及Mayo、DASH、VAS等功能评分并与术前进行对比。据此来评估改良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1.第一部分:TFCC完整组:掌背侧位移(6.04±2.24)mm,旋前扭矩(93.25±9.59)Nmm,旋后扭矩(-91.88±17.37)Nmm;损伤组:掌背侧位移(15.05±1.09)mm,旋前扭矩(60.5±9.41)Nmm,旋后扭矩(-50.38±16.53)Nmm;双隧道修复组:掌背侧位移(6.70±2.61)mm,修复率(94.46±25.63)%,旋前扭矩(100.45±22.49)Nmm,旋后扭矩(-111.88±34.9)Nmm;单隧道法修复组:(4.48±1.55)mm,修复率(120.56±25.37)%,旋前扭矩(91±12.72)Nmm,旋后扭矩(-103.38±19.51)Nmm。与完整组相比,损伤组位移显著增大(P<0.0001);双隧道组和单隧道组相对于损伤组位移显著减小(P<0.0001);单隧道组的稳定性和修复率高于双隧道组和完整组(P<0.05)。完整组、双隧道组和单隧道组旋转扭矩都显著大于损伤组(P<0.001),双隧道组与单隧道组之间扭矩没有显著差异(P>0.05)。2.第二部分:单隧道组中,旋前位平均接触面积(17.60±4.23)mm2;中立位(23.27±3.81)mm2,旋后位(17.65±4.41)mm2;双隧道组中,旋前位(24.30±5.06)mm2;中立位(34.61±4.53)mm2,旋后位(23.09±3.77)mm2。在前臂不同旋转位,双隧道组的足印区接触面积大于单隧道组(P<0.05)。在同一修复术式下,中立位足印区接触面积大于其他旋转角度(P<0.05)。中立位时,双隧道组足印区接触压力大于单隧道组(P<0.0001),接触压强没有显著差异(P>0.05)。3.第三部分:患者腕关节屈伸活动度术前和末次随访分别为(91.7±15.6)°,(123.8±8.5)。;DRUJ 旋转活动度:(128.7±12.3)。,(153.2±7.5)°;握力:(19.3±3.2)kg,(22.5±2.6)kg;VAS:(5.7±1.19),(0.95±0.8);Mayo 评分:(59.0±12.6)分,(87.7±6.1)分,优良率:90.5%;DASH 评分:(47.8±7.2)分,(11.9±4.1)分;DRUJ 稳定性:术前:2 级 15例,3级6例,术后:0级16例,1级5例。以上指标术后均较术前有明显好转(P<0.0001)。结论:1.两种经骨隧道修复术可以有效提高术后DRUJ的掌背侧稳定性和旋转稳定性;单隧道修复后DRUJ的结构稳定性高于双隧道修复和正常生理稳定性,双隧道修复后趋于正常生理稳定性。2.双隧道修复比单隧道修复在前臂各个旋转体位有更大的足印区接触面积与接触压力。从生物力学角度看,使用双隧道法修复并于术后中立位固定对TFCC愈合有利。3.采用腕关节镜下改良经骨双隧道修复TFCC损伤可以有效降低DRUJ不稳定复发率,促进TFCC愈合,获得较好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