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的综合运输体系经过“十五”期间的快速发展,在设施总量规模,运输
能力供给和服务质量等方面取得了很大成就。运输能力紧张状况大大缓解,交
通运输已开始进入各运输方式协调发展,能力扩张与质量提高并重,全面建没
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十一五”综合交通的发展目标之一
就是,以综合运输大通道建设为重点,增强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协调和优化。
因此,今后一段时期,国内仍处在运输通道的建设和完善时期。目前,运输通
道的规划、建设、管理、运营等,无论在理论研究和实际操作层面,才刚刚起
步,运输通道建设的无序和运输资源的低效率配置状况亟待改善。
运输通道作为国家综合运输网的主骨架,是一个历史的,发展的空间概念。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其内涵和外延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区际
运输通道联接一个国家的经济大区,其运输联系一般源于资源分布差异、工业
布局、产业结构梯次等经济地理原因,同时也是政治和国防的需要;城际运输
通道联接同一经济区内的不同城市。其运输需求源于区内不同城市功能等级差
别,产业分工与协作,城际运输通道还起着引导城镇体系空间发展的作用。是
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础条件之一。本文将以区际和城际两类通道为侧重点,
对运输通道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主要的研究内容有:
1.首先剖析了运输通道的内涵和组成要素。在分析运输通道的客货运需求
层次结构基础上,阐述了基于供需平衡的运输通道能力链结构。提出了基于功
能层次细分的运输通道规划理念。
2.从研究我国的经济空间结构现状出发,提出我国主要的运输通道空间布
局构想。以长三角为例,研究通道与城镇空间发展形态及城市产业和职能分工
的关系。从实证研究的角度,提出了利用运输通道发展西部重点经济带的设想。
3.运输通道作为国家运输网络的主骨架,其特征是大运能、高可靠性、影
响区域大。本研究提出测度运输通道整体性能的技术经济指标,构建适于多种
运输方式,基于用户需求的多式联运指标体系。对于运输枢纽,本文对其内涵
做了清晰的界定。讨论了客运枢纽的客流集散问题和站场的布局优化问题,提
出了综合运输枢纽的评价指标框架。
4.运输通道的未来运量预测是通道结构配置的决定因素,运输通道有其自
身的供给和需求特征,本文提出了适合运输通道多OD点对,多交通方式、运输
方式存在竞争的客流分离模型,模型同时考虑了旅客的时间价值差异。并利用
所建立的模型,以现实通道为列,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5.对于运输通道的管理,重点讨论了通道内部的竞争规制、运价管理及建
设时序问题。最后,讨论了通道的运营支持系统和管理协作机制。
关键词:运输通道,综合运输,运输枢纽,运输需求,供给结构,性能指标,客流分离模型,评价框架,管理和运营支持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