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较系统地总结和探究导师邓悦教授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后文简称“慢心衰”)的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及其学术思想,为今后的临床实践及临床研究丰富中西医治疗慢心衰的理论基础。方法:收集、整理导师2017年9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门诊及疗区治疗慢心衰患者开具处方共96例,建立处方药物频次数据库,应用SPSS 22.0对数据库内记录药味进行频数、频率统计,找出所有药味的出现频次、种类及高频药味;采用性味归经统计及聚类分析,找到数据库中药物的性、味及归经及功效主治的分布情况,揭示药物存在的聚类类别;应用SPSS modeler对数据库中记录药物进行相关关联规则分析,得出导师诊治慢心衰常用药物配伍,说明其临床意义;通过以上方法挖掘导师临证开具处方的药物分类、用药特点和组方规律,并阐述其学术思想。结果:(1)数据库内所涉全部药物频数分析,组方中各中药药味出现频次共1427次,药物种类116个,其中高频药物有30味。(2)分别对数据库内所涉全部药物及高频药物进行性味归经功效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温性药、甘味药、补益药频次最多,且多数药物归肝、脾两经。(3)对数据库内高频药物聚类分析后,因其相关性分为五类;高频药物相关关联规则分析后,得出15组常用药物配伍。结论:(1)收集、整理和分析导师诊治慢心衰处方96份,得出的结果可以佐证其用药思路、处方特点和理论认知;(2)处方经数据化,定量、定性分析的结果,在导师的指导下,完善了理论与数据分析的不足之处,使主观经验与客观结果相得益彰,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