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参与云南省急救中心西区(即云南省急救中心昆医附二院120急救站)脑卒中患者的急救医疗服务(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s,EMS),对目前昆医附二院120急救站脑卒中EMS的流程现状进行调查评价,评价目前脑卒中EMS;2、分析云南省急救中心昆医附二院120急救站脑卒中患者的EMS现状,以针对性的改进脑卒中EMS的质量,提高脑卒中患者的EMS的效率,为完善脑卒中EMS提供依据;3、分析影响云南省急救中心昆医附二院120急救站院前脑卒中患者转运效率的因素,以便提高院前转运效率;4、通过调查评价,增强公众及专业或非专业医护人员的急救意识。【方法】由研究者亲自参与云南省急救中心昆医附二院120急救站的EMS过程,将院前EMS过程细分为EMS启动、EMS反应、EMS现场救治、EMS转运四个阶段,采用2007年中国脑血管病防治指南,2007年美国成人缺血性卒中早期处理指南及自制的调查表,对包括脑卒中患者和家属及旁观者卒中意识的调查,对EMS人员反应速度和反应能力的评判,评判EMS人员到达现场对卒中患者的识别能力,评判现场处理措施,评判转运过程等。【结果】1、脑卒中EMS120电话由患者、家属及旁观者拨打的分别为2.91%、74.76%、22.33%。12.62%的患者拨打120急救电话时时间超过6小时,21.36%超过3小时。74.76%的急救车在1分钟之内出诊。97.09%的患者住在市区,71.84%的患者发病在家庭,70.87%的患者是活动中发病。2、63.11%的急救车行驶时间在15分钟之内,87.38%在30分钟之内。91.26%的EMS去程在10公里以内。3、疾病信息来自患者、家属及旁观者的分别为2.91%、72.82%、24.27%。EMS人员对60.19%的患者未询问近期事件(卒中、心肌梗死、外伤、手术、出血),96.12%的患者未询问药物使用情况(降压药、抗凝药、胰岛素),92.23%的患者询问了既往史(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EMS人员未使用任何院前卒中筛查工具。EMS人员对52.43%的患者未进行鉴别,36.89%的患者未建立静脉通道,80.58%的患者未测量血糖,74.76%的患者未测量动脉氧饱和度,所有患者均测量了血压。91.26%的EMS现场时间在15分钟之内。4、53.40%的EMS转运时间在15分钟之内,87.38%在30分钟之内,86.40%的EMS回程在10公里以内,62.14%的EMS未提前通知医疗机构,EMS人员对9.71%的患者进行了通畅气道处理,所有患者均禁食、吸氧,均未进行心电监护及预先采集血样。95.44%的EMS存在耽误,其中,85.44%是堵车,18.45%的EMS存在绕道。71.84%的患者在发病后3小时到达医院,84.47%的患者在发病后6小时到达医院。5、EMS人员院前脑卒中判断准确率为79.61%,家属为22.33%,两者进行卡方检验,比较有统计学意义。66.02%的患者及家属不知道任何卒中症状,45.63%的患者发病后立即呼叫了120急救电话【结论】1、与指南相比,在大多数情况下,云南省急救中心昆医附二院120急救站EMS人员能够在接到出诊命令后1分钟内出诊,在30分钟之内到达现场和从现场到达医院,询问绝大部分患者的既往史,对大部分患者建立静脉通道以及提前通知接诊医院,对所有患者进行血压测定以及禁食、吸氧处理;但是还应大力推广院前卒中评价工具的使用,对各疑似脑卒中患者收集详细病史资料并进行鉴别,快速有效的进行ABC处理,监测血糖及生命体征等。2、院前EMS人员识别疑似脑卒中患者正确率明显高于患者及家属,使用EMS可以明显缩短患者入院时间,使患者能够在发病最短的时间内到达医院得到诊断和治疗。3、加强EMS人员与医疗机构的沟通与配合,可以完善脑卒中EMS,使疑似脑卒中患者得到尽早确诊与治疗。4、影响脑卒中EMS院前转运效率的因素有堵车因素、人为因素、路面因素,天气变化影响不明显。EMS过程中未见急救车的故障问题。5、120急救费用不在医保之列,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脑卒中EMS的广泛使用,限制了部分诊断、监测及治疗手段的使用。将120急救费用纳入医保范围十分必要。6、拨打120急救电话者以城市居民为主,农村的很少。公众普遍缺乏脑卒中方面的知识,对脑卒中的危害性缺乏足够重视,对大众进行卒中方面的健康教育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