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三方资助是一种融资方式,指的是非特定争议一方的实体为争议一方的当事人的法律费用提供资金,或支付针对其作出的命令、裁决或判决,或者两者兼而有之。随着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仲裁成为了跨国贸易纠纷的重要解决方式,第三方资助参与国际商事仲裁为仲裁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早期,第三方资助一直处于被禁止的状态,直到现代才逐渐被接受,经过了一段时间的演变,目前第三方资助制度已经愈发成熟。第三方资助在仲裁中的运行主要有三个步骤。首先,在早期进行中立评估,评估案件是否值得资助,评估当事人在仲裁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案件的可能走向等。其次,在仲裁的过程中,通过第三方资金完成仲裁费用转嫁。通过转嫁仲裁费用有助于当事人免受仲裁费用的困扰,有利于当事人实现其提起仲裁的权利。另外,对仲裁中的成本与风险进行控制是资助者保障收益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目前第三方资助在仲裁运行中的重要步骤。第三方资助加入仲裁是有益的发展,但是,第三方资金的介入同时会对仲裁的公正性、独立性以及保密性造成影响,会影响仲裁的实体公正及最终仲裁的承认与执行。为了解决第三方资助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完善信息披露制度是其中重要的一环。目前为止,包括澳大利亚、香港、国际律师协会等国家、地区及国际组织等对第三方资助存在的仲裁中的披露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披露是有关信息告知的。披露原则与透明度原则是相辅相成的,良好的披露制度能够帮助透明度原则得到实现,良好的透明度原则有助于披露规则的展开。两者之间是相互配合的存在,另外,限制保密性原则的同时注重披露也是顺应时代发展需要的。在各国(地区)的仲裁法、各仲裁机构的仲裁规则中,对披露义务都进行了普遍规定,但是就其内容而言,各有差异。总体来看,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分类。披露义务的模式可以分为强制性披露与非强制性披露两种,强制性披露义务主要体现在各国立法机关制定的仲裁法之中,而非强制性披露包含了约定披露和根据相关行为准则进性披露;披露义务的标准可以分为客观标准和主观标准,两者区别在于引起合理怀疑的标准不同,其中主观标准是从当事人角度出发判断是否会引起合理怀疑,而客观标准则是从第三方的角度出发;关于披露的内容,在第三方资助中,披露的主体比传统的仲裁员披露增加了当事人的披露;披露的时间包含了一次性披露、两阶段披露及持续性披露三种,一次性披露与持续性披露相结合是目前的发展趋势;关于披露的范围限制方式有列举式与限定式,当然,由于资助者与当事人都倾向于不披露,因此限定合理的披露范围来平衡各方利益是十分重要的;关于未能履行披露义务的法律后果主要包括针对仲裁裁决的法律后果和本应承担披露义务的主体应承担何种责任的后果。披露因国家与地区不同会有不一样的规定,且在实践过程中也产生了不少问题,也为仲裁员和当事人带来了诸多困扰,对于实践过程及相关学者研究提出的披露的主要问题,可以有以下理解:第一,是否应该进行强制性披露,答案应该是肯定的。根据相关调查结果显示,资助者与当事人均倾向于不公开披露,不规定强制性披露义务不利于当事人与仲裁庭得知资助有关事实,会加重仲裁庭和当事人的调查义务,并且可能会使得利益冲突更加明显,不利于仲裁的公正性与中立性的实现。第二,确立仲裁披露义务的主客观义务相融合。披露的标准应当以客观的披露标准为一般准则,即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披露应当从与案件无利害关系的第三人的角度出发。但是在第三方资助中,由于第三方资金存在的隐蔽性,应在披露事项上给予当事人更多的权利,采取主观的标准。两种标准是显著不同的,但也存在相关联系。只有将主客观义务合理地进行结合,才能够有利于第三方资助商事仲裁中的披露义务的实现,从而更加能够保障仲裁的公正性。第三,对于披露的内容。从披露的主体上看,披露的主体主要是仲裁员和受资助当事人。鉴于当事人对案件事实的了解,完善当事人披露相关事实的法律制度是极为重要的。当然,同时也要不能忽视仲裁员的披露。从披露的时间上看,应当一次性、持续进行披露,保证披露的全面有效。从披露的范围上来看,可以采取仅披露存在第三方资助的事实以及第三方资助的主体的设计,或者,也可以根据对仲裁产生不利影响的程度,设置不同的清单,来保障披露的实现。最后,当事人及仲裁员若未能履行自己的披露义务,可以考虑结合不同案情对仲裁裁决进行撤销,但是仲裁员及当事人本身是否应该承担相应义务还尚待考虑,应当在能够证实仲裁员或当事人存在主观恶意的时候,才能要求其承担相关责任。我国引入第三方资助具有必要性,有助于缓解部分当事人仲裁费用过重问题,解决仲裁费用转嫁机制的非体系性等问题。同时我国引入第三方资助具有可行性,我国引入第三方资助并没有法律障碍,我国的金融行业不断发展,与法律相结合的探索不断进行,如果能够加上相关规则和自律规定作为助推,第三方资助仲裁的本土化必然可行。对第三方资助进行进一步规范是目前国际上的普遍共识,尤其是权利冲突问题的解决尤为重要。国际上有关第三方资助规范方式会根据本区域内的现状,选择能够本土化的模式来引入。澳大利亚是将第三方资助作为一种金融服务产品进行规范的典型代表,而英国则更加倾向于对其通过自律性规范来使得资助的意愿和规制达到协调统一的状态,但是目前更为普遍的是通过设定相关国际监管规则来对第三方资助进行披露。从我国的角度来看,应当积极制定国际仲裁法律法规及相关仲裁规则,并同时设置行业自治规范来对第三方资助进行规范。第三方资助的发展为目前的国际商事仲裁及相关诉讼领域都注入了活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应当积极推进第三方资助。这不仅有助于吸取国际经验,推动我国仲裁的国际化发展,并为我国企业参加国际贸易提供基础,而且能够使得我国掌握跨国纠纷解决的主动权。为了更好地掌握第三方资助制度,对于第三方资助的披露问题也需要进一步完善,使其能够更广泛地被运用到国际商事仲裁中去,畅通当事人接近司法的道路,帮助在资金和专业技能上存在不足的当事人实现提起仲裁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