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发投入随经济周期变动而表现出周期性特征并对不同经济周期阶段做出非对称反应,这对一国研发投入力度进而经济长期增长动力有重要影响。目前,创新理论研究视角已转向金融因素和研发投入之间的内在联系与作用机制。现实经济中,金融市场不完善,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代理成本等问题存在使经济主体研发投入决策受制于金融因素,因此,本文从融资约束与金融发展的视角考察研发投入与经济周期的相关性。理论分析中,本文在两期世代交替模型中引入融资约束,深入剖析经济周期与研发投入之间的作用机制,指出:融资约束是研发投入决策的重要影响因素,当融资约束程度较高、足以抵消机会成本效应对研发投入的影响时,研发投入顺经济周期变化,且融资约束程度越高,研发投入水平越低,其顺经济周期变化的特征越明显。研发强度是研发投入在经济总量中的份额,是衡量一国研发投入水平与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依据,为此,本文随后在此基础上讨论研发强度周期特征以及经济周期波动对研发强度的总效应,并基于金融功能观分析了金融发展对研发强度周期特征的影响,发现融资约束程度足够高时,持续的经济波动将对研发强度有负效应,而金融发展有助于减少这个负效应。实证分析中,基于29个发达国家、26个发展中国家与我国30个省市1998~2011年的面板数据研究发现,各国融资约束程度较高,足以抵消机会成本效应的影响,研发投入顺经济周期变化,其中,发展中国家研发投入顺经济周期变化的特征更明显。随后,本文在计量模型中引入“扩张期”和“紧缩期”两个经济周期指标,考察研发强度对不同经济周期阶段的非对称反应,揭示各国研发强度周期特征、差异及成因。分阶段考察后发现,首先,发达国家研发强度呈增长型周期特征,而发展中国家研发强度逆经济周期变化,且对经济周期的反应力度呈现出扩张期强于紧缩期的特征,从而在长期中,持续经济波动对发展中国家研发强度有负效应,这是经济主体面临较高融资约束的结果;其次,研发投入水平不同的国家,研发强度周期特征也存在明显差异;最后,我国转型期现实情况的考察结果表明,研发强度逆经济周期变化,其对经济扩张的负向反应力度强于对经济紧缩的正向反应力度,持续的经济波动对我国研发强度有负效应,不利于提高研发强度,而这个负效应在西部区域更强;分不同研发主体看,经济波动对我国研发强度的负效应主要来源于其对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强度的负向影响。金融发展水平较低,经济主体面临较强融资约束,使我国研发投入在经济扩张期的提高幅度远远小于发达国家,并导致持续经济波动对我国研发强度产生负效应,这个负效应力度甚至强于其他发展中国家,鉴于此,本文从金融规模、金融结构与金融效率三个维度考察金融发展对我国研发强度周期特征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发展可降低研发强度对经济扩张的负向反应力度并提高其对经济紧缩期的正向反应力度,减小持续经济波动对我国研发强度产生的负效应,其中,金融结构的改善最有利于减少这个负效应;而我国由于区域金融发展水平失衡,金融发展在降低经济波动对西部区域研发强度的负效应时,作用相对有限。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本文最后提出的政策启示为:首先,针对经济发展不同周期阶段在各区域合理定位科技政策;其次,为提高研发强度,应实施适度温和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减少经济波动,促进经济长期稳定增长;最后,合理控制金融规模,优化金融结构与金融资源的区域间分布,实施差异化金融发展战略,并促进直接融资途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