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实地调查采样,室内分析化验并在ArcGIS9.3平台下,结合地统计学法、常规统计分析和缓冲区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小尺度下双流县太平镇附近某农业园区的土壤有机质和氮素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区有机质及氮素含量分别为有机质18.09±=5.66gkg-1,全氮1.05±0.36gkg-1、和碱解氮56.7±26.2mg kg-1。单一样本K-S检验结果表明有机质、碱解氮含量符合对数正态分布,全氮含量符合正态分布,其变异系数为有机质31.2%,全氮和碱解氮分别为34.2%和46.2%,可见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相对其均值离散程度较高,观测数据差异性较大。(2)研究区有机质、氮素空间变异具有显著向异性特征。有机质长轴方向约为北—南向,方位角为58.8°,长轴变程为250.86m,短轴变程为83.11m:全氮长轴方向约为北—南向,方位角为53.3°,长轴变程为945.52m,短轴变程为200.17m;碱解氮长轴方向约为北—南向,方位角为39.8°,其中,长轴变程为945.52m,短轴变程为177.39m。另外,随机变异所占比例分别为有机质46.6%、全氮73.3%、碱解氮74.6%。由此可见研究区有机质、氮素空间变异中随机性变异所占比例较大。(3)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含量均有明显空间变异特征,研究区土壤有机质含量总体上呈不规则团块状、环状分布。高值区(>22 g kg-1)占研究区面积的17.4%,出现在研究区中部等地势平坦地区;低值区(<11 gkg-1)占研究区面积的7.6%,主要出现在研究区东部边缘地势较为起伏的地区,中值区所占面积最大,占研究区面积的63.2%;研究区土壤全氮总体上呈斑块状分布。高值区(>1.2 g kg-1)占研究区面积的9.6%,出现在研究区中部地势平坦地区;低值区(<0.8 g kg-1)占研究区面积的1.8%,主要出现在研究区南部边缘,以及东北部、东南部地势起伏地区,中值区占研究区面积的43.6%,土壤全氮含量较高的中部地区以辐射状向四周扩散。研究区土壤碱解氮同样呈斑块状分布。高值区和低值区均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空间分布特征有极为相似之处,高值区(>65 mg-1)占研究区面积的11.5%,依然出现在研究区中部偏北地区地势平坦地区;低值区(<45mg kg-1)占研究区面积4.6%,也主要出现在研究区太平镇与兴隆镇交界位置,以及东北部、东南部地势起伏的地区,中值区占研究区面积的47.3%,土壤碱解氮含量较高的中北部地区以辐射状向四周扩散。(4)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影响研究区土壤氮素和有机质的因素较多。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均有极为显著的影响,有机质和全氮的均值含量表现为竹林>梨树>柑橘>水田>枇杷>李树>早地>桉树林的特征,碱解氮的均值含量则表现为竹林>梨树>水田>柑橘>枇杷>李树>旱地>桉树林;坡位对土壤有机质含量有着极显著的影响,对全氮有着显著影响,对碱解氮的影响却未见显著,其均值含量表现为有机质和全氮冲沟>平坝>台地>山坡>山顶的趋势,碱解氮呈现趋势为台地>冲沟>平坝>山坡>山顶;而pH值、坡向、坡度、高程对有机质和氮素都没有显著的影响。根据相关性分析来看,土壤颗粒组成中,沙粒和粘粒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均有极显著相关性,表现为土壤颗粒越细养分含量越高;从施肥状况来看,研究区土壤有机肥与氮肥来源于两方面,一方面是农民施肥管理,另一方面为当地秸秆还田措施,调查发现二者与研究区有机质和氮素含量均有显著正相关;缓冲性分析中居民点与河流缓冲区对土壤有机质和氮素也有极为显著的相关性,表现为越靠近居民区,土壤氮素含量越高:越靠近河流缓冲区,土壤氮素含量越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