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放养密度和水草覆盖度下底埋培养基的克氏原螯虾池塘底泥微生物群落特征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8次 | 上传用户:jg19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底泥是池塘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多种营养元素的源和汇,通过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为水体及生物提供所需营养成份,也是养殖对象及多种生物的栖息、摄食场所,更是许多病原菌的源和库。因此,底质在池塘生态系统中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随着克氏原螯虾集约化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众多养殖户为追求高产而一味过度放养,造成大量残饵滞留于池塘底部,再加上高密度养殖时养殖对象的排泄废物的不断累积,均对池塘底质造成了极大的环境负荷,不但破坏了养殖池塘的生态环境平衡,造成水质恶化、养殖对象疾病频发,而且产生诸如养殖效益低下乃至亏损等多种问题。因此,改良养殖池塘底质已成为当前克氏原螯虾养殖产业刻不容缓的任务。针对当前水产养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采用在养殖塘底部底埋培养基后培养大型底栖生物,作为虾蟹等养殖产品的饵料,不但可以降低和避免因过量投放饵料造成养殖水体环境恶化,而且可以为养殖产品提供大量优质、鲜活的饵料,同时降低饵料投饵量,有助于降低成本、提高养殖户的养殖效益。本研究针对在养殖塘中底埋培养基、培育大型底栖饵料生物过程中,研究培养基施用后水草不同覆盖度、养殖产品不同养殖密度对底泥中营养盐含量的季节变化、表层底泥中微生物群落结构的动态变化。本试验在克氏原螯虾池塘底泥中埋有可培育底栖饵料生物的培养基,试验养殖池塘中设置2种克氏原螯虾放养密度(25kg/667m2、40kg/667m2)和2种水草覆盖率(占水域面积比分别为20%和35%),共4个处理组,每组各设2个重复。培养基的埋入深度均为5~30cm,试验期间每天8:00和17:00时投喂人工饲料,投放量为体重的4%,并随体重的变化相应调整,克氏原螯虾的投放规格为300-400尾/kg。试验拟通过研究不同水草覆盖度和克氏原螯虾放养密度下的池塘底质营养盐指标和底泥中菌群结构特征和多样性的变化情况,初步了解在使用培养基的池塘中,水草覆盖率和放养密度对池塘底质的影响,特别是对池塘底质微生态的影响,从而为克氏原螯虾的健康养殖提供理论依据,实验结果表明:1、在使用培养基的克氏原螯虾池塘中,水草覆盖率和放养密度对池塘底总氮、总磷和总有机质的累积量均有显著影响(P<0.05)。分别对比处理组A、B和处理组C、D总氮、总磷和总有机质的累积量发现:在放养密度相同的条件下,水草覆盖率高组池塘底泥中的总氮、总磷和总有机质的累积量都显著低于水草覆盖率低组的池塘(P<0.05)。在同是低放养密度组池塘(处理组A、B)中,水草覆盖率高组的池塘(处理组B)底泥中总氮、总磷和总有机质的累积量均显著低于水草覆盖率低组的池塘(处理组A,P<0.05);在同是高放养密度组池塘(处理组C、D)中,水草覆盖率高组池塘(处理组D)底泥中的总氮、总磷和总有机质的累积量也都显著低于水草覆盖率低组池塘(处理组C,P<0.05)。分别对比处理组A、C和处理组B、D总氮、总磷和总有机质的累积量可以发现:在水草覆盖率相同的条件下,放养密度高组的池塘底泥中的总氮、总磷和总有机质的累积量都显著高于放养密度低组的池塘(P<0.05)。在同是低水草覆盖率组池塘(处理组A、C)中,放养密度高组池塘(处理组C)底泥中总氮、总磷和总有机质的累积量都显著高于放养密度低组池塘(处理组A,P<0.05);在同是高水草覆盖率组池塘(处理组B、D)中,放养密度高组的池塘(处理组D)底泥中总氮、总磷和总有机质的累积量都显著高于放养密度低组池塘(处理组B,P<0.05)。2、从试验中不同月份不同处理组池塘底泥中的细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来看,有明显的时间和空间差异性。在时间上,整个养殖周期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底泥细菌的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都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四月份的细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为最高值,分别为30和3.33,随后逐渐下降;在养殖后期九月份时两项指数都达到最低值,即17和2.78。空间变化上,不同处理组间表现各异,放养密度相同时,水草覆盖率高组池塘底泥中的细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水草覆盖率相同时,高放养密度组池塘底泥中的细菌丰富度指数和多样性指数均高,这说明水草覆盖率和放养密度对养殖池塘底泥中的细菌数量和多样性均有影响。在菌群结构相似性方面,不同月份和不同处理组间的各池塘底泥样品中菌群相似性差异较大,养殖前期(4-6月)各簇之间相似度平均值仅为33%。总体上,时间上的相似性数值比空间上的相似数值高。通过对比发现,在菌群组成多样性方面,整个养殖周期内的细菌菌群的组成成份主要属于:螺旋菌门、变形菌门、拟杆菌门、绿弯菌门、疣微菌门、放线菌门和其他未知菌群。养殖前期的优势菌群为变形菌门,占总比例的45%,在养殖后期变形菌门依然是优势菌群且占绝对优势,所占总比例为71%,由此可见,变形菌门一直是主要的优势菌群,但分类到更细的种属级别时,菌群种类差异则较大,前期的螺旋菌门和拟杆菌门在养殖后期消失,后期又出现了养殖前期没有的放线菌门和疣微菌门两个新的细菌门类。经系统发育分析,在底泥中存在着一些在维护池塘生态系统稳定方面有重要作用的细菌,如放线菌门及变形菌门的鞘脂单胞菌属细菌,它们通过对底泥中残留有机物和无机物,如纤维素,芳香族化合物、木质等的分解,在促进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维持池塘生态系统稳定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在底埋生物饵料培养的克氏原螯虾池塘,培养基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池塘底质,但水草覆盖率和放养密度都能显著影响池塘底质理化指标及底泥中菌群结构和组成多样性。因此,要想改善池塘底质,必须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不能过度依赖改进某单一因素;为维持克氏原螯虾养殖池塘底质微生态的的健康稳定运行,需搭配合理的放养密度和水草覆盖率。在综合考虑养殖效益和底质生态稳定的情况下,本试验中的B组克氏原螯虾养殖池塘(25kg/667m2、35%)的养殖模式更为适宜。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03-01  有关二次函数的压轴题,是一道函数与几何的综合题,它具有选拔功能,是数学思想的综合运用题,它考查的知识点多、解题方法多、能力要求高,体现了数与形的巧妙结合。下面对2014年潍坊市数学中考最后一道题进行探索,让我们来感受数学的魅力。  题目:如图,抛物线y=ax2+bx+c(a≠0)与y轴交
目的 :明确微RNA(microRNA,miRNA)miR-200b是否能通过靶向调控CD133的表达而抑制胶质瘤细胞生长和侵袭的能力,从而揭示miR-200b在抑制肿瘤生长中的分子机制。方法 :首先构建C
本研究以淡水寄生纤毛虫为研究对象,利用形态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2012-2013年采集的3属5种寄生纤毛虫进行了分类学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鲤斜管虫(Chilodonella pi
介绍了应县退耕还林取得的主要成效,指出了退耕还林实施过程中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退耕还林管理工作的几点建议.
本文初步研究了将生物絮团作为泥鳅仔鱼开口饵料的效果,并为此进行了生物絮团的培养、营养分析和保存的研究。主要探讨了(1)生物絮团的培养(2)生物絮团的营养成分分析(3)生物絮团作
渔业是我国大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粮食安全保障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治渔必有法,无法必乱渔。1994年《联合国海洋公约》生效后,邻近国家海洋权益意识的增强使得我国海洋渔业
目前随着渔业在国民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与之相关的对于诸如鱼类的生长、死亡、补充等参数的评估也日益受到渔业工作者的重视。由于捕捞活动是造成目前渔业资源
在我国当前的档案利用中,始终存在一些问题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这不仅会影响我国档案事业的进一步发展,也不利于档案信息化的提高,因此,我们要加强这方面的管理工作,建设一支
该文在收集大量资料的基础上介绍了南太平洋长鳍金枪鱼的生物学特性、分布、洄游、性成熟、生活环境特征及其食性,并描述了在南太平洋的几种捕捞长鳍金枪鱼的渔业概况.该文根
该实验研究了饥饿和再投喂对牙鲆鱼体、白肌生化组成以及消化器官组织结构和消化酶的影响.鱼样体重(5.93±1.20)g,全长(8.58±0.39)cm.饥饿及恢复投喂实验中采用各组"饥饿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