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WTO准入的进程,为增强企业核心主业的竞争力,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组建企业集团的模式,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竞争国际化,我国的企业集团必须有一个大的发展。然而,随着企业集团的不断发展壮大,结构日益复杂化,出现了管理链拉得过长的现象,带来资金管理上的困难,突出表现在下属单位多头开户,企业无法对资金流动实施有效监控;资金账外循环,流向不清,信息失真;企业内部资金闲置与短缺无法调节,无法防范资金风险;财务预算管理“虚”,资金结算管理“散”,监督考核环节“弱”;资金管理方式手段落后,效率低下,资金散乱,现金流量预算流于形式,监控不力,无法真正做到事前计划、事中控制和事后分析;缺乏统一的财务资金调控制度,没有统一的资金管理信息平台,企业决策者难以及时、准确、全面掌握资金信息,无法实施有效的管理、监督和控制。因此,建立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和信息系统平台对我国企业集团的发展意义重大。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广泛应用,为传统资金管理系统注入了新的活力。它比传统的银行所提供的业务量更大、速度更快、效率更高,办事更方便,不受时间、地点和业务的限制,企业可以充分利用网络银行的优势,通过信息技术将自身与银行连接在一起,在有关安全设施的保护下,可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以任何方式办理银行业务,将遍及全球的分支机构的庞大资金流动做出实时、同步的管理,使得有限资金在全系统内统一调度,集中使用,降低了企业集团融资成本,大大提高了企业集团资金使用效率。本文在比较传统的集团资金管理模式基础上,试图建立基于网络环境下跨区域结算中心的集团资金管理新模式,以期对现有集团资金管理提供一定的指导。本文分为五个部分论述:第一部分绪论。本文从分析大型企业集团面临的环境入手,即我国企业集团在组织结构上不仅成员单位众多,管理链条长,而且各级分支机构的地域纵横交错,同时随着网络银行的兴起及银行资金管理平台服务的完善,在这样的环境下,企业集团如何有效地监控集团内部成员单位的经营活动,尤其是资金运作,以确保下属企业经营行为的规范化,是管理中普遍面临的难题。文章进一步综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通过比较分析发现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还处于初级阶段,资金的集中管理几乎是会计账户驱动型,限于静态的管理。在前述研究的基础上,本文的贡献在于:构建基于财资管理平台的跨区域结算中心模式,它可以为我国现有集中模式提供更完善的管理方式,操作性强,且与我国的资金管理水平相适应,能够实现对企业集团完整价值链各环节资金流的管理,实现更广范围内的资金集中,能提高制定最为切实有效的资金集中管理应用战略的准确性。第二部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分析。本部分从企业集团的基本理论为出发点,论述了企业集团的概念、特征及在财务管理方面上的特点。接着论述了资金集中管理的理论基础,从概念和理论基础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上得出了企业集团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必要性,即:有利于积聚闲散资金,互补余缺;有利于加快资金内部周转,提高使用效率;有利于提升企业的资信等级,加强筹资能力;集团总体利润最大化为原则,有利于集团经营战略的设计和实施;有利实施资金集中控制,防范风险。第三部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比较研究。在前述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的研究背景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比较了我国企业集团常用的资金集中管理的模式,主要包括:拨付备用金、统收统支、内部银行、结算中心、财务公司。在这部分着重介绍了这五种模式的运作特点、主要职能、主要业务等内容,并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各自的优缺点,为下文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依据。在对传统的五种模式比较分析的基础上,可以发现传统结算中心模式下分子公司的资金是高度集中控制的,可控的资金管理范围有限,很难满足现代企业集团“分子公司并存,分布地区广,多种形式下属公司对资金需求不同”的特点;而财务公司的准入门槛比较高且面临的风险比较大,由于我国的资金管理水平有限,实务中的财务公司并没有发挥其独特的优势。在考虑到与我国企业集团现有模式的衔接和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水平能力的情况下,本文认为应在传统的结算中心基础上进行适当改进,会满足我国现代集团组织的需求。同时为了借鉴跨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方法和手段,进一步比较了跨国企业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即净额清算管理(Netting)、委托贷款模式、现金池模式(分为资金集合模式、名义现金池模式),并着重研究了这三种模式的运作特点、各自的优缺点,为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的集中管理模式的选择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价值。第四部分我国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模式的改进。该部分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现有水平,提出了应对传统结算中心模式进行改进。首先从传统的结算中心的缺点为切入点,结合现代企业集团的特点和银行提供的资金信息平台,探讨了基于财资管理平台的业务驱动型结算中心模式,该模式可以实现资金流、信息流和价值链的融合,动态的把握资金流向,完善了传统的结算中心模式,实现了更广范围内的集中管理,是一个符合我国企业集团特征的、适时、科学、符合成本效益的、与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水平相适应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首先,介绍了跨区域结算中心模式的组织结构与职能。在组织结构上,设置资金结算部、融资信贷部、资金计划部、风险控制部和客户管理部;在职能上,企业集团更加注重加强银行关系管理,在该模式下,银行已经担任了跨区域虚拟结算中心的部分职能,银行已经成为是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职能的延伸,且企业集团能够与各家合作银行协商,利用区域资金集中规模的优势,争取银行的优惠信贷利率,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在具体业务中表现为:授权集团区域虚拟结算中心信贷额度,加强对虚拟结算中心业务的监督和指导,实现纵向的二级管理,使区域结算中心能够熟知集团的内部资金控制流程和预算控制额度。其次,论述了跨区域结算中心模式的运作。主要包括账户设置、运作机制和主要资金流程介绍三个方面。在账户设置上,与传统的结算中心模式相比,要设置多个虚拟的区域结算中心(账户)(根据不同区域的分子公司的分布特点,借助于网络银行的增值服务,设置虚拟的区域结算中心),实现集团对下属分子公司统一组织协调,统一对各区域虚拟结算中心的资金管理、资金调度、资金筹集和信贷,实现集团的资金集中管理。在运作机制上,账户上集团设置了跨区域结算账户,实现该地区实施各个区域分子公司的零余额管理和收支两条线管理。在资金流程介绍方面,主要介绍了营运资金管理流程(外部收付结算和内部收付结算)和资金调拨管理。再次,论述了跨区域结算中心模式的优势。该模式可以实现区域内资金总额的集中,以规模优势争取合作银行较低的异地划转手续费,比各个分子公司单独与银行协商更有利,符合成本效益原则,同时减少了结算中心工作人员的配备。集团结算中心可以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资金预算和管理上,可以进一步强化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调控职能。最后,论述了集团结算中心模式下财资管理平台系统的搭建。该部分主要介绍了财资管理平台的定位、模块功能的介绍和技术实现方式。该平台有利于实现分析决策层、管理层、业务结算层的有机统一,有利于动态的管理资金的流向,加强资金的预算管理和控制,实现集团结算中心可以随时掌握分子公司的资金状况,提高资金管理的质量。第五部分企业集团资金集中管理过程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本部分主要介绍了资金集中管理配套体制的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流程的整合。主要从内部控制和流程管理两个方面进一步加强了对资金集中管理的认识,动态地管理资金的流向,实现全流程内资金信息的共享。本文的贡献:1、改善了传统结算中心模式的结构和功能,引入了财资管理平台的信息系统。2、丰富了实现资金集中管理的方式和手段,成立跨区域虚拟结算账户,既可以降低资金划转费,又可以减少集团结算中心人员的配备。3、试图构建一个符合我国企业集团特征的、适时、科学、符合成本效益的、与我国企业集团资金管理水平相适应的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文章立足于现在企业集团“下属成员单位分布广,经营业务范围宽”的特点,在我国传统的资金结算中心模式的基础上,通过设置域结算中心(账户),来完善传统的结算中心模式,这样既可以与我国现有的资金管理模式很好的衔接,又可以实现更广范围内的资金集中管理。本文的不足:本研究没有找到合适的案例来论述,在实务界是否能被接受存在疑问,且针对企业银行之间更加密切的合作所产生的管理风险,限于知识有限没有提出更好的防范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