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使用基因芯片技术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及胸水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对基因芯片技术在快速诊断肺结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进行评价。方法收集2016年2月至2017年9月期间于我院住院的648例疑似肺结核患者的体液标本,包括支气管肺泡灌洗液243例,痰331例,胸水74例。采用基因芯片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液基夹层杯涂片法对全部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比较基因芯片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液基夹层杯涂片法的阳性率;再分别以改良罗氏培养法、临床诊断为金标准,统计、比较三种检测方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及阴性预测值,并对检测结果进行一致性检验,评价基因芯片技术在肺结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比较不同类型标本的分枝杆菌检出率,评估标本类型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结果(1)648例标本同时使用基因芯片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液基夹层杯涂片法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分别为58.3%(378/648)、51.4%(333/648)、36.7%(238/648),将不同方法的检测结果两两间进行X~2检验,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以改良罗氏培养法为金标准,基因芯片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81%、88.43%、84.13%、94.44%,一致性检验Kappa=0.767(P<0.05)。液基夹层杯涂片法的敏感度、特异度、符合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分别为65.2%、93.3%、78.86%、91.18%、71.7%,一致性检验Kappa=0.623(P<0.05)。(3)根据临床症状、影像及实验室检查结果,648例患者中435例被确诊为肺结核,余213例诊断为非结核患者。以临床诊断为金标准,基因芯片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液基夹层杯涂片法的特异度均为100%;误诊率均为0;敏感度分别为86.9%、76.6%、54.7%;漏诊率依次为13.1%、23.4%、45.3%。与临床诊断结果的一致性(Kappa)分别为0.813、0.682、0.4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不同类型标本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基因芯片法阳性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72%,痰54.4%、胸水31.1%;改良罗氏培养法阳性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62.6%、痰48.6%,胸水27%,液基夹层杯涂片法阳性率:支气管肺泡灌洗液51.8%、痰30.8%,胸水13.5%。阳性检出率最高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其次为痰,胸水最低。(5)使用基因芯片法、改良罗氏培养法、液基夹层杯涂片法对胸水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依次为31.1%、27%、13.5%。基因芯片法阳性率高于液基夹层杯涂片法,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基因芯片法阳性率高于改良罗氏培养法,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基因芯片技术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痰和胸水标本均有较高的阳性率,与改良罗氏培养法检测结果的一致性好,能够快速、准确的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可作为快速诊断肺结核的有效手段。(2)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具有较高的阳性检出率,可优选用于诊断肺结核。(3)用基因芯片法对胸水标本进行结核分枝杆菌检测,阳性率较高,且耗时短、准确性高,可为快速诊断结核性胸膜炎提供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