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地区温室香菇出菇期环境因子变化特征及对子实体性状的影响

来源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tambourin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逐步发展以及国家精准扶贫策略的推进,香菇凭借“短、平、快”的生产优势和较高的经济效益驱动,开始由南方地区向北方地区逐渐发展延伸,栽培遍及我国大江南北。近年来,香菇在陕西、宁夏、甘肃和东北等地区都有种植。香菇栽培时需要栽培环境中的环境因子(温度、湿度、CO2浓度、光照强度)处于适宜的范围,并且在不同地区种植时对环境因子的需求也有所不同。若依据单一的环境因子标准来种植香菇,容易造成菌丝发育不良、出菇率低、子实体品质低下等问题。因此研究适合不同区域条件下香菇栽培生长的环境因子尤为重要。本研究在陕西省延安市宝塔区河庄坪镇开展,自2021年5月1日开始,9月10日结束。试验选取品种为“七河九号”的香菇菌株作为研究对象,在温室大棚内不同位置和高度安装传感器来测量环境因子参数。采用常规栽培方法和分析方法,系统分析了香菇出菇期阶段温室大棚内不同位置的环境因子变化规律和香菇子实体农艺性状指标,对二者进行相关分析以研究延安地区温室内环境因子变化对香菇子实体生长的影响,确定了环境因子的适宜范围,并初步总结了延安地区温室香菇栽培的技术流程,为该区的香菇科学栽培提供一定的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出菇期温室大棚温度变化规律温室大棚香菇出菇期阶段,不同时段位置的日均温度变化趋势都呈正弦曲线变化。与冠层位置的峰值温度出现时间相比,近地层有半小时的延迟;阳面最高温度比阴面最高温度高10℃左右,阳面和阴面的温度变化趋势一致。棚内温度随着阳光照射的变化而变化,14点至16点之间的温度变化幅度最大,其他时间段温度变化比较稳定。第一潮棚内的最高温度为25℃,最低温度为15℃;第二潮的最高温度为30℃,最低温度为18℃;第三潮的最高温度为30℃,最低温度为20℃。(2)出菇期温室大棚湿度变化规律空气相对湿度直接影响着菌丝发育和子实体品质成色。不同位置的日均空气湿度变化规律为:早晨不进行揭苫管理,所以在0点至8点大棚内部不同位置的空气相对湿度处于稳定状态;8点揭苫后大棚内外空气流通,棚内空气湿度急剧下降,直至午时12点稳定;13点时不同位置的相对湿度同时处于最低值,此时阳面和阴面的近地面层最低湿度约为45%,而阳面和阴面的冠层最低湿度约为30%;12点至16点30分棚内湿度处于平衡状态;16点停止揭苫后棚内湿度上升,直至24点湿度上升至早晨的初始水平。不同潮次的阶段变化规律为:第一潮棚内最高湿度在80%左右,14点湿度水平最低为40%左右;第二潮最高湿度为82%,14点湿度最低在40%;第三潮最高湿度为80%,同样在14点湿度最低,于40%~60%区间内变化。(3)出菇期温室大棚CO2浓度变化规律香菇是好氧异养型真菌,CO2浓度对香菇生长发育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温室内不同位置CO2浓度日均变化规律表现为:阳面和阴面CO2浓度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在10点时处于最低水平500 ppm左右,20点达到峰值1900 ppm。不同潮次的CO2浓度变化规律为:第一潮CO2最高浓度约在800 ppm,最低约在500 ppm;第二潮CO2最高浓度约在650 ppm,最低约在450 ppm;第三潮最高浓度约在600 ppm,最低约在450 ppm。周期性变化规律为8点揭苫管理导致CO2外溢浓度下降,20点停止揭苫后CO2浓度回升至初始水平。(4)出菇期温室大棚光照强度变化规律香菇出菇期阶段,适宜的散射光线有利于子实体分化。不同位置的日均光照强度变化为:阳面光照强度在15点到达峰值3000 lux;阴面光照强度14点达到峰值2000lux。不同潮次光强变化趋势相近,但峰值略有差异。第一潮峰值为1700 lux,第二潮峰值为3000 lux,第三潮峰值为4000 lux。周期性光照强度变化规律为10点至14点光照强度变化幅度大,其他时间段光强稳定。(5)子实体农艺性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通过对环境因子与子实体性状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湿度与菌盖直径呈显著正相关、光强大小与柄长呈显著正相关、菌盖直径和香菇产量呈显著正相关,说明湿度和光照强度是影响延安地区香菇生长的重要因素。通过对每一潮次不同位置的子实体性状进行显著性分析发现,阳面近地层位置在每一潮次中长势最好,且与其他位置之间差异显著,说明在每一潮次中阳面近地层位置更适合香菇生长,因此需将湿度范围控制在80~90%之间;光照强度应控制在500~1000 lux之间;温度范围在15~25℃之间为宜。
其他文献
随着环境变化、能源危机等问题的加剧,木质纤维素的综合利用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其中纤维乙醇更有待深入研发。秸秆生物质因其细胞壁(木质纤维素)复杂的结构而具备“抗降解性”,这也是限制生物质降解转化的根本原因。因此,研究不同植物秸秆细胞壁的组成与结构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预处理最佳条件的选择、酶解工艺的改良和培育高产优质的能源植物。另外,植物还能够利用自身的萃取功能对土壤镉污染进行一定程度的修复并积累
学位
我国是缺硒大国,有近一半的国土面积缺硒,近2/3的人口硒摄入量不足,严重影响人体健康。为改善我国缺硒现状,植物硒生物强化措施被广泛采纳应用,尤以外源土施或叶面喷施无机硒肥的研究最为普遍。植物既可以吸收外源硒酸盐或亚硒酸盐,也可吸收有机硒如硒代蛋氨酸(Se Met)、硒代胱/半胱氨酸(Se Cys2/Se Cys)、硒甲基硒代半胱氨酸(Se Me Cys)等。有机硒广泛存在于土壤环境中,其主要来源包
学位
萘酚类物质是一类具有代表性的多环芳香化合物(Polycyclic aromatic compounds,PACs),因具有水溶性强、毒性大及矿物表面亲和力弱等特点而受到广泛关注。然而,目前应用Fenton氧化技术处理这类污染物的过程中仍存在二次污染严重、修复成本高、以及芬顿试剂应用效率低等诸多问题。有机酸是一类具有还原性的物质,不仅能够促使金属矿物界面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
学位
奶牛乳房炎是奶牛养殖业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场具有高发病率的特点,给养殖业带来严重经济损失。引起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链球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是造成乳房炎最普遍的传染性微生物,这种病原菌定植于乳腺,挤奶工或者挤奶机都有可能使其发生传播。乳房炎的治疗存在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严重、药物残留量增加和病情反复等问题,迫切需要研发新的治疗药物。喹赛多是喹噁啉类新兽药,
学位
水稻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日益突出,我国部分耕地受镉污染严重。镉有较强的水溶性,能够大量富集在水稻体内,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的影响。然而通过生物、物理和化学修复等方法去除土壤中的镉效率很低。因此,发掘稻米中控制镉吸收、积累的基因,培育低镉积累的水稻品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实验室前期收集了具有广泛遗传多样性的水稻种质资源材料533份。武汉大田种植这些种质资源材
学位
为研究黄河流域农牧系统中氮(N)素空间迁移规律及其绿色发展制约因素,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研、统计年鉴和文献等搜集数据,采用(NUtrient flows in Food chains,Environment and Resources use)NUFER模型与其扩展NUFER-AGD模型,阐明黄河流域中氮素养分输入和环境损失时空变化特征,按照社会、经济、资源、生产力和生态环境进行指标分
学位
水稻白叶枯病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由革兰氏阴性黄单胞杆菌引起的病害,严重影响水稻产量。探索水稻与病原菌之间互作反应机制,可以为水稻育种提供充足的理论依据。植物体内的14-3-3蛋白,与哺乳动物中高度保守的同源蛋白一样,是基础代谢和细胞信号传导过程中的主要调节因子。水稻中的14-3-3是一个基因家族,共有8个成员,其中14-3-3b和14-3-3e蛋白序列相似性最高。本实验通过遗传转化的方法,获得了
学位
水稻是世界重要粮食作物。白叶枯病是由黄单胞杆菌水稻致病变种(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引起的水稻细菌性病害,严重威胁着水稻的产量和品质。培育水稻抗病品种是防治水稻病害最经济环保的方法。挖掘水稻的抗病基因、发现水稻新的抗病机制对于培育水稻抗病品种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有研究发现miRNA参与水稻对稻瘟菌和病毒的抗性反应,但还未发现有miRNA参与水稻与白叶枯病菌的互作。所
学位
水分是影响农田气态氮素损失的关键因子之一,灌溉方式的改变带来土壤含水率、土壤通气性、微生物活性及其分布的显著变化,势必会对农田氮素气体排放产生重要影响。传统的灌溉方式,不仅造成水资源的浪费,还易导致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和氮素损失等问题。近年来,旱地和水田各种节水灌溉方式开始逐渐推广,但不同灌溉方式对农田气态氮素(N2O、NO、NH3)损失影响不同。由于气候条件、土壤性质和管理措施等差异对农田气态氮
学位
当前我国因污泥引起的环境问题日趋严重,污泥排放到环境中会造成不可逆转的环境破坏。故而将脱水干化污泥制备成有价值的生物炭产品,对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为进一步探究脱水干化污泥生物炭的实际应用价值,本研究以陕西省杨凌示范区污水处理厂的污泥为原材料,分别在400℃、500℃、600℃和700℃下高温热解制备脱水干化污泥生物炭(DSBCx),探究DSBCx从水体中吸附回收磷(P)的能力及其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