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30年来,在教育、心理学领域内,围绕教师如何调节学生情感这一问题学者们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为搜集整理文献中和中小学教育实践中教师对学生的情感调节策略,编制中小学教师调节学生情感策略调查问卷,研究一采用深度访谈和书面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分别以半结构式和书面问答的访谈形式对在职中小学教师和学生进行访谈;研究二在研究一基础上,结合人际情感调节的操作性定义和研究对象的特定性,发展项目池。经过试测与讨论,最终形成55个项目的再测问卷。一次性发放650份问卷,随机一半被试进行再测问卷分析,另一半被试用作正式问卷分析。结果发现:研究一(1)经过内容分析,共得到90条内容不同的教师调节学生情感的策略;(2)这些策略按层次被分配在三个水平上:动机-方式-原型策略;(3)动机可以分为情感提升和情感恶化两大类;(4)方式可以分为积极参与、接受、消极参与和拒绝。研究二:(1)项目分析显示,所有项目均具有良好的区分度和较好的题总相关;(2)经过探索性因素分析,情感提升分问卷形成2个因子(提升和转移),情感恶化分问卷产生3个因子(分别是恶化、不真实、发泄)。(3)信度分析显示,总问卷和两个分问卷的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是0.752、0.845、0.815。(4)效度分析:内容效度。项目建立后,不断跟心理学专家和心理学专业研究生进行讨论,确保语言表达的清晰无歧义。结构效度。教师调节学生情感策略两个分问卷的各因素得分与总分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各因素与总分的相关都比两个因素之间的相关高。校标效度。提升和转移两个维度跟情绪智力呈现显著相关,恶化、不真实和发泄与情绪智力的相关较小。在本研究条件下,得到以下结论:1.中小学教师存在试图改变学生情绪情感方向,影响学生情绪的人际情感调节现象。2.中小学教师在调节学生情绪情感时方式多种多样,并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对这些策略进行归类发现,可以按照情感提升和情感恶化两大情绪动机作为基础的一级分类方式。继续归类发现,还可以按照参与(积极、消极)方式和关系(接受、拒绝)进行二级划分。3.教师对学生情感调节以情感提升为主,但也存在有意增加学生负性情绪、恶化师生关系的行为。4.本研究编制的中小学教师调节学生情感策略问卷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情感提升分问卷包括提升和转移两个维度,情感恶化分问卷包括恶化、不真实、发泄三个维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