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过去的30多年里,礼貌研究受到众多学科领域(如语用学、社会语言学、人类学、心理语言学、应用语言学、文化交际、话语分析、认知语言学)的青睐,涌现出了数不胜数的研究文献。在所有研究礼貌的理论中, Brown和Levinson(1987)的“面子保全理论”被认为是迄今为止最具影响力的礼貌研究模式。他们对于礼貌策略的分类(从公开面子威胁行为策略到非公开面子威胁行为策略)暗示礼貌是一个度的问题而且礼貌可以和间接等同起来。也就是说,间接的程度越高,该言语行为就越有礼貌。Brown和Levinson认为其礼貌模式具有普遍性。但是部分学者对其他语言的研究,如德语,却证明间接程度和礼貌关联不大。在汉语中,是不是越间接就越礼貌呢?很少有人对汉语中的礼貌和间接的层级性以及它们的关系作详尽深入的研究。因此,本论文对汉语中语言的礼貌程度和间接程度的关系进了一项实证研究。为了更清晰地说明这两者的关系,本文选择了请求言语行为作为案例研究。
90名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中国公民参与了此项研究。他们被分成三组。第一组受试需要完成DCT问卷以提供原始的汉语请求言语策略数据。然后根据收集上来的请求语言策略数据,编制礼貌程度和间接程度的等级量表。第二组受试需要依据生活经验对量表中的不同请求策略的间接程度进行判定;第三组需要对请求策略的礼貌程度进行判定。针对收集的数据,用SPSS进行分析,分别得到一个间接程度和礼貌程度的排序。比较这两个排序,看汉语是不是越间接越礼貌。最后,对部分受试进行个别访谈,了解他们做出如此判定的原因。
间接程度和礼貌程度的排序比较证明汉语并不符合Brown和Levinson关于“言语行为间接的程度越高,该言语行为就越有礼貌”的论断。汉语和英语的这种差异主要是双方文化差异造成的。在汉语中,礼貌更复杂,是治家平国修身的重要手段。此外,汉语中的间接语言也并非全部都是为了礼貌,间接是语言新颖性的一种重要手段。修辞手段也是间接的一个重要功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礼貌和间接是无法等同起来的。
分别分析间接程度的排序和礼貌程度的排序,结果发现六个不同的场景中受试对于间接程度的排序基本一致,但是礼貌程度的排序差异很大。这主要是因为汉语缺乏统一的评价礼貌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