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世界经济的全球化,产品生产企业或某一产业的聚集程度在未被分散的同时,世界经济版图呈现出被各种产业集群主导的局面。在这种大背景下,依托产业集群打造具有地区特色的区域品牌,有利于区域经济的发展,充分发挥地区竞争优势。但随着区域产品或特色产业发展成为区域品牌,其发展过程中出现了诸多理论与现实问题。如集群内企业在一定空间集聚形成经济体后,在由集聚效应和新的创新因素推动其发展的过程当中,偏向依赖于过去的固有发展基础和模式,出现一种“路径依赖”现象;区域内产品同质化严重,使得区域品牌的竞争优势不复存在;政府与中介机构未能充分发挥其作用,致使区域品牌战略无法有效实施。所有这些问题都会使得区域品牌的影响力逐渐下降,发展难以为继,最终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导致整个区域呈现“锁定”的形态。
有鉴于此,本研究围绕“区域品牌锁定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对区域品牌锁定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以此为基础,运用规范化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编码分析出形成区域品牌锁定效应的嵌入性因素,提出其内容维度,以此设计初始题项,开发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测量量表,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原理构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路径创造”突破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创新”推动区域品牌发展这两方面提出解除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并促进区域品牌升级的措施与方法。这不仅将制度变迁理论、嵌入性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引入探讨区域品牌锁定效应,丰富区域品牌理论,也填补了品牌化理论在产业集群方面的研究缺口,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发展与壮大,增强其品牌效应,最终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繁荣。
本论文共设六章,遵循“发现并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促进区域品牌升级的建议—路径作用机理理论成果”的思路,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
首先,对区域品牌锁定效应进行基础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着手于区域品牌的集群依赖性对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认为产业集群是不仅是区域品牌的发展基础和最优载体,也有利于区域品牌的成长和维护,因此结合研究需求和实际情况,基于产业集群观对区域品牌作出了定义;然后对区域品牌锁定效应的形成加以分析,揭露了区域品牌路径依赖的负反馈机制,相应地对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做出了定义;接着,通过分析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嵌入性理论和关系资本理论与锁定效应之间的关系,指出路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制度变迁的实施,若选择了错误的路径,最终将引致经济社会的衰退和“锁定”效应的出现,同时嵌入性因素是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决定性因素,嵌入性理论把选择行为置入了既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中,即受到社会、文化结构和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企业间长期互动形成的关系资本和有针对性的战略性行动,能够创造新路径,避免路径依赖和锁定的发生;随后,基于制度视角分析区域品牌发展演进中的区位选择路径依赖、发展演进路径依赖、内部环境路径依赖和关系网络路径依赖;最后,分析了阻碍区域品牌发展的因素,提出应当从多个角度对锁定效应进行剖析,为找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开发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测量量表和最终构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以145个涉及不同行业的区域品牌为研究对象,遵循规范化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最终编码分析得出经济下行、规模失效、行业转移增多、自组织系统特征缺失、集群社会网络关系束缚、上下游技术经济联系不足、产业资源整合度低、经济基础差异、地域依赖性、基础设施薄弱、资产专用性、恶性竞争、企业家心智模式趋同、制度路径依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地方保护主义、自主创新惰性、人才缺乏、封闭信息圈、信息共享体系不健全、缺乏文化底蕴、文化挖掘不足、心理预期悲观和联想错位这24个开放式编码,以及行业生命周期风险、产业链不完善、区域分隔化、集群内耗严重、政策失效、技术溢出不足、群体性思维、文化缺失和消费者心理偏差9个主轴编码,提出了区域品牌锁定效应的嵌入性因素,并以此设计初始题项,通过对145个区域品牌发放问卷搜集调查数据后,利用信效度检验剔除相关度较低的测量项目,确定了由行业发展状况、企业产业基础、政府宏观政策、地方发展战略、协会认知引导和消费剩余价值这6个维度以及26个测量题项组成的正式量表,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一步证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单维性和可靠性,是一个稳定有效的测量框架。接着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原理构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来测试模型和假设,其中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测量题项由前序研究即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测量量表得出,路径依赖、关系资本和锁定效应三个变量的测量题项大部分是来自其他学者已有研究中已经经过实证测试的成熟量表,并结合区域品牌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通过对全国281个区域品牌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21.0和AMOS23.0软件对获得的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测量和分析,研究认为:(1)行业发展状况、企业产业基础、政府宏观政策、地方发展战略、协会认知引导和消费剩余价值是构成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的六个维度;(2)嵌入性因素正向影响路径依赖,而路径依赖又会正向影响锁定效应,路径依赖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对关系资本的有效运用会负向调节路径依赖对锁定效应的正向影响。
最后,从“路径创造”突破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创新”推动区域品牌发展这两方面来探索解除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并促进区域品牌升级的措施与方法。
有鉴于此,本研究围绕“区域品牌锁定效应”这一基本问题,综合运用新制度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市场营销学和产业经济学等相关学科理论,通过对区域品牌锁定效应进行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以此为基础,运用规范化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编码分析出形成区域品牌锁定效应的嵌入性因素,提出其内容维度,以此设计初始题项,开发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测量量表,并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原理构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基于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路径创造”突破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创新”推动区域品牌发展这两方面提出解除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并促进区域品牌升级的措施与方法。这不仅将制度变迁理论、嵌入性理论和社会资本理论等引入探讨区域品牌锁定效应,丰富区域品牌理论,也填补了品牌化理论在产业集群方面的研究缺口,有利于区域品牌的发展与壮大,增强其品牌效应,最终促进地区经济的增长和国民经济的繁荣。
本论文共设六章,遵循“发现并提出问题—剖析问题—剖析问题形成的原因—促进区域品牌升级的建议—路径作用机理理论成果”的思路,主要的研究内容和相关结论如下:
首先,对区域品牌锁定效应进行基础理论分析和文献综述。着手于区域品牌的集群依赖性对区域品牌的形成过程进行分析,认为产业集群是不仅是区域品牌的发展基础和最优载体,也有利于区域品牌的成长和维护,因此结合研究需求和实际情况,基于产业集群观对区域品牌作出了定义;然后对区域品牌锁定效应的形成加以分析,揭露了区域品牌路径依赖的负反馈机制,相应地对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做出了定义;接着,通过分析制度变迁路径依赖理论、嵌入性理论和关系资本理论与锁定效应之间的关系,指出路径依赖在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制度变迁的实施,若选择了错误的路径,最终将引致经济社会的衰退和“锁定”效应的出现,同时嵌入性因素是制度变迁过程中路径依赖的决定性因素,嵌入性理论把选择行为置入了既定的社会关系、社会结构和社会网络中,即受到社会、文化结构和市场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但企业间长期互动形成的关系资本和有针对性的战略性行动,能够创造新路径,避免路径依赖和锁定的发生;随后,基于制度视角分析区域品牌发展演进中的区位选择路径依赖、发展演进路径依赖、内部环境路径依赖和关系网络路径依赖;最后,分析了阻碍区域品牌发展的因素,提出应当从多个角度对锁定效应进行剖析,为找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开发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测量量表和最终构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影响因素作用机理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其次,以145个涉及不同行业的区域品牌为研究对象,遵循规范化的扎根理论质性研究方法,最终编码分析得出经济下行、规模失效、行业转移增多、自组织系统特征缺失、集群社会网络关系束缚、上下游技术经济联系不足、产业资源整合度低、经济基础差异、地域依赖性、基础设施薄弱、资产专用性、恶性竞争、企业家心智模式趋同、制度路径依赖、知识产权保护不足、地方保护主义、自主创新惰性、人才缺乏、封闭信息圈、信息共享体系不健全、缺乏文化底蕴、文化挖掘不足、心理预期悲观和联想错位这24个开放式编码,以及行业生命周期风险、产业链不完善、区域分隔化、集群内耗严重、政策失效、技术溢出不足、群体性思维、文化缺失和消费者心理偏差9个主轴编码,提出了区域品牌锁定效应的嵌入性因素,并以此设计初始题项,通过对145个区域品牌发放问卷搜集调查数据后,利用信效度检验剔除相关度较低的测量项目,确定了由行业发展状况、企业产业基础、政府宏观政策、地方发展战略、协会认知引导和消费剩余价值这6个维度以及26个测量题项组成的正式量表,经过探索性和验证性因子分析进一步证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单维性和可靠性,是一个稳定有效的测量框架。接着借助结构方程模型原理构建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模型并提出相关研究假设,采用问卷调查及实证分析的方法来测试模型和假设,其中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测量题项由前序研究即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测量量表得出,路径依赖、关系资本和锁定效应三个变量的测量题项大部分是来自其他学者已有研究中已经经过实证测试的成熟量表,并结合区域品牌研究的实际情况进行修改。通过对全国281个区域品牌进行实证研究,利用SPSS21.0和AMOS23.0软件对获得的问卷数据进行信效度检验、结构方程模型的测量和分析,研究认为:(1)行业发展状况、企业产业基础、政府宏观政策、地方发展战略、协会认知引导和消费剩余价值是构成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嵌入性因素的六个维度;(2)嵌入性因素正向影响路径依赖,而路径依赖又会正向影响锁定效应,路径依赖在两者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企业对关系资本的有效运用会负向调节路径依赖对锁定效应的正向影响。
最后,从“路径创造”突破路径依赖以及“制度创新”推动区域品牌发展这两方面来探索解除区域品牌锁定效应并促进区域品牌升级的措施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