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漆酶是一种含铜的多酚氧化酶,属于蓝色多铜氧化酶(MCOs)家族,广泛分布在植物、真菌、少数细菌和昆虫中。漆酶的活性中心一般包含4个铜离子,漆酶的催化氧化反应即通过铜离子间的协同作用传递电子,夺取反应底物的电子,将底物氧化为自由基形式,同时将底物捕获的电子传递给O2,将O2还原为水。漆酶的作用底物较为广泛,包括酚类及其衍生物、芳胺及其衍生物、羧基及其衍生物、甾体激素和生物色素、金属有机化合物以及其它非酚底物;在还原介体物质存在下,漆酶的底物可进一步的扩大。废纸是一种十分重要的可回用资源,因为原料易得、工艺过程简单,既节约资源又保护环境;可以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废旧报纸中含有大量的木质素,漆酶可作用于木质素;因此,本课题研究了一株新型漆酶Lac MP的酶学性质,并初步探究其在废旧报纸脱墨中的应用。一种来源于Coprinus comatus的漆酶分别以ABTS、愈创木酚、2,6-DMP和SGZ为底物的最适p H为3.0、6.0、5.5和6.0,较接近中性;其在上述底物下的最适温度分别是65、55、70和50℃,反应温度比较高。该漆酶对活性深蓝KR的脱色率可以达到90%。以Coprinus comatus漆酶氨基酸序列为模板,在NCBI上进行比对,结果与Coprinus comatus漆酶相似度高的序列多为已知漆酶序列;从未知功能蛋白中找到一个同源性较高的蛋白序列作为预测的漆酶,这个未知功能蛋白来源于Moniliophthora perniciosa FA553,与Coprinus comatus漆酶的同源性有64%,通过全基因合成、命名为漆酶Lac MP,并将其在毕赤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通过摇瓶发酵并对发酵液上清进行纯化,用纯化后的酶液进行酶学性质的研究,发现:漆酶Lac MP分别以ABTS、愈创木酚、2,6-DMP和SGZ为底物的最适p H为6.0、6.5、6.5和7.5,其在上述底物下的最适温度分别是60、45、55和45℃,与来源于Coprinus comatus漆酶的性质相似。漆酶Lac MP在p H4.5-8.0下保存6h后剩余酶活为80%以上,说明其p H稳定性较好;在40℃下保存30min后剩余酶活为65%,在50℃下保存10min后剩余酶活仅为40%、20min后酶活只有20%,热稳定性较差。同时发现高浓度金属离子环境对酶活的抑制很大、尤其是重金属离子和EDTA对酶活的抑制最为明显。废纸脱墨研究结果表明:漆酶Lac MP的添加对纸张的白度没有提高作用、反而使纸张的白度降低,且添加量越大白度越低;但在纸张的机械性能方面,漆酶Lac MP的添加对纸张的耐破、撕裂和抗张指数都有所提高(添加量为2U/g时达到最大,分别提高了4.35%、10.81%和8.16%)。此外,S7木聚糖酶与漆酶Lac MP的联用比单独使用漆酶在纸张机械性能方面又有一定的提高,耐破、撕裂和抗张指数分别提高了3.33%,5.23%和2.82%。本课题研究表明:新型漆酶Lac MP具有最适p H为中性偏碱的性质,且在中性偏碱的p H环境中的稳定性较好;研究其在废纸脱墨中的应用得到漆酶Lac MP的添加可提高纸张的机械性能,与S7木聚糖酶的复配联用可进一步得到提高。这为漆酶在废纸脱墨的应用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并对环境保护等方面有着一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