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裘琏(1644-1729)字殷玉,浙江慈溪人。早孤,家贫,科举屡考不中。家藏图书数千卷,无不通晓。著有诗文集《横山初集》、《横山文钞》、《易皆轩二集》,杂剧《明翠湖亭四韵事》、《同甲会》、《五夜钟》、《蓬莱梦》、《周南解》以及《万寿无疆升平乐府》,传奇《女昆仑》、《混天盒》、《绣当炉》、《醉书箴》等,世人称之为戏剧家。本文将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裘琏交游和戏曲创作加以重点研究。本文共分三章。
第一章,研究裘琏家世、交游和著述。前人多认为裘琏有遗民心态,但形成因素未曾涉及。本章挖掘出其祖、父的抗清活动以及裘琏与朱耷、黄宗羲、冯家祯等明代遗民和高士奇、高舆、姜宸英、郑梁等清代高官的交游对裘琏的心态和诗文创作所产生的影响。概述裘琏的主要著述,整体把握裘琏的诗文、戏曲创作和方志写作。
第二章,重点研究裘琏戏曲创作的思想倾向。通过裘琏戏曲的文本研究,结合裘琏的家世、交游,提出其以剧写史、以剧论诗以及以剧写心和以剧求仕的戏曲创作倾向。
第三章,重点研究裘琏的戏曲体制和风格。本章补充了《万寿无疆升平乐府》的宫调;考察《明翠湖亭四韵事》、《万寿无疆升平乐府》、《女昆仑》的结构模式和曲体使用,将其分别与北曲杂剧和传统的传奇作比较,指出《万寿无疆升平乐府》和《四韵事》为典型的南杂剧:裘琏创作的杂剧和传奇的篇幅和用曲的自由化,成为证明清初杂剧和传奇相互融合现象的例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