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芍药与牡丹同属芍药科芍药属,该属分为三个组:牡丹组、芍药组和北美芍药组,其中牡丹组包括肉质花盘亚组和革质花盘亚组两个亚组。远缘杂交是指该属内三个组各组间的杂交及各组内亚组间的杂交,远缘杂种尤其是芍药组与牡丹组的组间杂种,因花色纯正、花期间于牡丹与芍药的花期之间、抗性强等优点,被称为“牡丹芍药的未来”而倍受关注。本研究从美国把芍药属远缘杂种(包括组间杂种及牡丹组内亚组间杂种)引入我国,研究其在北京气候条件下的生物学特性、观赏性状、物候特性等,积累有关这一类新品种最基本的第一手资料,并进行初步繁育研究,为今后的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本研究共引进组间杂种14个,牡丹组内亚组间杂种4个,芍药品种1个。它们全部在无需特殊养护管理的情况下,完全可以在北京的气候条件下正常生长开花,无病虫害,观赏价值高,展现出杂种特有的优势,可在与北京气候类似的其它地区栽培。2.大部分引进品种株形优美,叶丛潇洒美观,叶色亮丽,花朵品质高。其中组间杂种兼具牡丹与芍药的特征,它们的生长习性似母本芍药,属多年生草本;花似父本牡丹,花色丰富,黄色为主,多数具香味;物候期间于牡丹、芍药的物候期之间,在试验地北京鹫峰,牡丹花期为4月下旬至5月初,芍药花期为5月下旬至6月初,而组间杂种的花期为5月中下旬,间于牡丹与芍药的花期之间。引进的牡丹组内亚组间杂种及芍药等如‘Golden Era’、‘Martha W.’分别是组间杂交中成功率最高的父本与母本,育性很强。因此引进的远缘杂种将丰富国内牡丹芍药品种群,延长牡丹芍药的总体观赏期,并能为进一步的远缘杂交带来更多可能性等,具有非常高的园林及育种应用价值。3.组间杂种用分株繁殖法成活率高,接近100%,嫁接繁殖法成活率为30%左右,但若考虑繁殖系数等问题,将来也有望成为繁殖组间杂种的主要方法。组间杂种的花粉育性极低,心皮及柱头基本无正常功能。牡丹组内亚组间杂种用嫁接法繁殖成活率低,原因可能是技术及砧木选择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