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产业促进法律的科学立法理念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ngking5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科学立法理念源于对经济法理念和立法理念的总结及再发展。学界认为经济法理念主要包括以人为本理念、社会本位理念、公平协调理念等8项构成要素。学界对立法理念的划分又大致包括人本立法理念、合法立法理念、客观立法理念等5项构成要素。经济法理念和立法理念均从属于法律理念,同时也共同倡导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核心要义。因此,以经济法理念和立法理念为基础,将它们总共13项内在价值有机融合,可尝试提炼出科学立法理念这一全新的概念体系。文化产业促进法律在《“十一五”纲要》被确定为需要抓紧研究制定的立法,其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作用。其亦是现今文化产业领域重要的法律体系,为文化产业的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了良好制度保障。在文化产业促进法律语境下探析科学立法理念,优化科学立法理念在实践中的应用将有利于文化产业促进法律的不断完善。基于我国文化产业促进法律的立法现状,可发掘科学立法理念在实践中有三方面问题亟待解决。第一,科学立法理念未能使立法结构平衡协调。它在宏观法律格局设计上影响甚微,导致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文化产业促进法律内部各项法规之间存在立法水平和立法数量的差异。第二,科学立法理念未能突出国家立法权主体的地位。此类法规规章大多由国务院或文化部主导制定,概念不统一、立法位阶偏低等问题迫切需要由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主导制定文化产业促进法律。第三,科学立法理念暂未充分在设置激励制度时发挥指导作用。它在法律监督制度中的应用不足,不利于对专项资金的审计和监督;而在税收优惠和金融投资制度方面,它亦因被贯彻的力度不够而导致文化产业市场缺乏法律供给。通过文化产业促进法律立法现状所发现的科学立法理念现存问题可通过三个方面加以完善。第一,树立科学立法理念在平衡现行法规规章体系结构中的核心地位。这需要科学立法理念在重整文化产业立法格局、确立法律总则规定、平衡不同地域之间法律法规来发挥宏观指导作用。第二,科学立法理念重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国家立法主体地位,明确文化产业促进法律与现行法规规章不同的立法主体。同时,提升立法者本身的法律素养和增进与民众的交流并举,不断增进科学立法理念在立法过程中的效用。第三,落实科学立法理念在专项资金监督制度、欠缺体系化的税收优惠制度、暂缺法律设计的融资制度中的运用,建立专项资金动态评估机制,推行结构性减税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文化产业发展,由此能够为文化产业的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经过对文化产业促进法律实践中的科学立法理念研究,得出“文化产业促进法律需要始终遵循科学立法理念”的结论,更意识到“科学立法理念是一则能指导其它所有立法工作的概念体系”。这是由于科学立法理念本身是对经济法理念和立法理念的概括与升华,并通过了文化产业促进法律环境的检验。是故,在“提出概念——找出问题——改进对策”的思路下,力求找到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科学方法,最终为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其他文献
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每一个少数民族由于特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差异,对各种不同色彩的认识与理解千差万别。本文主要是立足于西北少数民族美术研究基础上,通过对西北地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八大上铿锵宣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财富迅速积累,城市环境大大改善。与城市相比,农村环
绘本与动画是各具魅力的艺术表现形式,两者都广受大众欢迎。近几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动画与绘本的跨媒介改编现象层见迭出。日本、欧美等国家皆有相关的佳作不断
目的:本研究主的目的在于对妇科腹部手术患者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聚类分析,探讨妇科腹部手术后第一天、第三天的中医证型分布规律。分析妇科腹部手术后早期
邪教组织,是指那些以宗教为名,行邪道说教、妖言惑众之实,妨害社会管理秩序,危害社会稳定和他人身心健康的组织。自80年代以来,邪教活动在我国发展蔓延很快,参与人数多,严重影响社会稳
石油和天然气是一国极其重要的战略资源,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基础,未来国家命运取决于能源的掌控。冷战结束后,全球就开始面临经济发展与能源短缺两方面的压力。随着工业的
随着Internet的快速发展与普及,人们越来越习惯于通过各种终端(PC、平板、手机等)从互联网来获取信息。基于Web的信息抽取技术就是研究从这些Web网页中如何定制提取出用户需
中华文明是悠久的文明,源远流长,她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中断的文明,历经波折,汇合众流,奔腾向前。中国雕塑早在中华文明曙光初露之时就已经出现在了中国的大地之上、山水之间,随着
2002年12月3日,四川省社科院与<成都日报>社联合召开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十六大报告的理论创新"研讨会,来自省社科院、<成都日报>社、成都市社科院、四川大学、西南财大、西
<正>肱骨近端骨折是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5%[1].而肱骨近端合并肱骨干中上段骨折,临床并不常见。因骨折呈粉碎性、多段性,骨折复位、固定困难,其治疗具有挑战性。笔者自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