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学科的大学学术组织研究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guox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院系等大学学术组织,对于学术的生长、繁荣以及大学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性和建设性作用。学科作为大学的基本构成单位,是大学学术组织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高等教育系统区别于其他系统的特有的基本结构。大学学术组织作为基于学科的知识组织机构,作为学科的正规组织,在学院、学系等学术组织的发展过程中,学科对大学学术组织的形式选择、结构设计、活动职能具有重要的影响与作用。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1)从形式上看,学科如何影响了院系等学术组织单位的形式?这些学术组织单位应以何种标准设置为宜?按学科、专业或其它?(2)从结构上看,学科如何影响了院系等学术组织的结构设计?如何根据这一影响设计新的学术组织结构?(3)从活动职能上看,学科如何影响了大学教学与科研活动的开展?如何根据这一影响协调大学教学与科研活动?全文共分五章。导论部分主要阐述研究问题的提出和研究角度的选择、概要说明当前的研究状况、表明研究的基本思路与研究框架,以及以学科为切入点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第一章从“学科’’基本概念的厘定入手,把本研究的“学科”界定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提出学科与知识生产紧密相联系的本质特点;通过剖析有关学科分类的研究,指出内在知识逻辑与外在现实逻辑是影响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双重逻辑;在明确学科是大学组织建制基本单位的基础上,阐述了大学学术组织所具有的明显“学科’’特征,并从学科发展样态、学科合法化和学科差异性三个方面概述了学科对大学学术组织发生的影响与作用。第二章、第三章以及第四章分别从学科发展样态对大学学术组织形式选择的影响、学科合法化对大学学术组织结构设计的影响以及学科差异性对大学学术组织功能的影响三个方面深入分析了学科作为一个自变量如何影响大学学术组织的存在与发展。第五章针对学科在上述方面对大学学术组织的影响,依据学科存在与发展的双重逻辑,从规范学院设置、建立弹性化的基层学术组织机构,打破学科制度化壁垒、推动学科交叉和融合,扩大专业口径、优化人才培养模式,尊重学科差异性、构建合理的学术评价机制等方面对大学学术组织为适应学科发展需要提出了变革建议和对策。论文的主要观点包括:(1)学科分化、综合与高度分化和综合的发展样态是影响大学学术组织形式选择的重要制约因素,学科发展样态是大学学术组织形成的知识基础,国际融合与相互借鉴是学术组织形式选择的外在制约因素。(2)学科制度化是学科合法化的集中体现,是形成大学学术组织结构复杂多变的知识根源。(3)学科的学术差异性和社会功能差异性是学科差异性的基本内涵。学科差异性是造成不同学科领域大学教学与科研活动存在差异的重要原因。
其他文献
教师是教学实践活动的实施者,是教育改革能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知识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对教学行为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传统关于教师知识体系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应然
目前核心力量训练已经引起国内专家学者们的广泛关注,尤其在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专项素质训练中已经得到了一定的运用。  本研究按照运动特点将核心力量训练理论引入到啦啦
自由教育在我国所引起的关注,大致来源于两种途径:一是美国通识教育对我国大学改革的冲击,二是施特劳斯学派的保守政治哲学观在我国引发的争论。这两种影响其背后的自由教育观念
现今创意产业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一种蓬勃发展的态势,已成为许多经济发达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等)的支柱型产业。以文化产业为核心的创意产业的
通识教育又叫博雅教育,旨在培养更加全面性的人才。二十世纪初的美国特别强调通识教育,旨在消弭大学专业化、特殊化的对立,拉近人与社会、历史的距离。深受美国通识教育的影响,台
早在十九世纪时,世界上已经有关于运动与免疫方面的研究,在20世纪70年代,对于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受到科学家们的青睐。随着科技技术的飞速发展,大众健身与竞技运动也在不断发展。
学位
山西民间面塑在三晋大地传承上千年,它顽强的生命力反映了黄河流域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作为民俗文化事象,它在岁时节日和人生礼仪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不仅是人们联结感情的纽带,更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