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对胃溃疡寒证大鼠的温胃散寒药效及化学成分研究

来源 :广西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srgch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建立胃溃疡寒证模型探讨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温胃散寒的作用机制,比较其温胃散寒功效差异。2.建立HPLC色谱条件研究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的HPLC指纹图谱,分析亲缘关系与化学成分的相关性。3.建立液相-质谱(LC-MS)法研究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共有成分,并比较化学成分的差异。4.建立5味山姜属中药乙酸乙酯部位原儿茶酸的含量测定方法,考察相同亲缘关系的山姜属中药共有成分含量差异。方法:1.采用4℃冰知母水煎液和15%冰乙酸溶液建立胃溃疡寒证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空白组和模型组灌服0.5%羧甲基纤维素钠水溶液,阳性组灌服阳性药水溶物,40个受试药物组分别灌服相应的药物。胃黏膜血流量实验采用附子理中丸和西咪替丁作为阳性药,以中性红清除率为实验指标,观察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对胃溃疡大鼠胃液分泌和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胃肠动力实验采用附子理中丸和西沙比利作为阳性药,以大分子色素葡聚糖蓝BD2000为标记物,以胃内色素残留率和肠推进为实验指标,观察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胃肠动力的影响。2.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研究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建立各不同极性部位最佳色谱条件,采用国家药典委员会相似度评价软件分析比较其化学成分相关性。3.建立LC-MS法分析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成分,色谱条件:不同极性部位采用不同条件,质谱条件:ESI离子源;正、负离子扫描模式;质量扫描范围:m/z 1001200Da。研究5味山姜属中药共性化学成分,比较成分差异,分析亲缘关系与化学成分相关性。4.采用HPLC法对5味山姜属中药乙酸乙酯部位中的原儿茶酸进行含量测定。色谱条件:采用inertsil-C18(250×4.6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冰乙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60nm。结果:1.对胃液量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胃液量与空白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除大高良姜正丁醇、水提取物外,均能不同程度增加胃溃疡寒证大鼠胃液量。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益智石油醚部位、高良姜正丁醇部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豆蔻石油醚部位,大高良姜、红豆蔻、草豆蔻、益智乙酸乙酯部位,红豆蔻、草豆蔻、益智正丁醇部位,草豆蔻水部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上述具有差异性的实验组进行相同溶剂提取部位不同药材间的差异性检验,红豆蔻与高良姜的正丁醇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胃黏膜血流量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胃黏膜血流量与空白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红豆蔻、益智石油醚部位,大高良姜、红豆蔻、草豆蔻、益智乙酸乙酯部位,高良姜、红豆蔻、草豆蔻、益智正丁醇部位,大高良姜、红豆蔻、草豆蔻水部位均明显提高胃溃疡寒证大鼠经胃分泌途径的中性红清除率,其中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高良姜、草豆蔻、益智正丁醇部位,红豆蔻水部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豆蔻、益智石油醚部位,大高良姜、草豆蔻、益智乙酸乙酯部位,红豆蔻正丁醇部位,大高良姜、草豆蔻水部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上述具有差异性的实验组进行相同溶剂提取部位不同药材间的差异性检验,红豆蔻与益智的石油醚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红豆蔻与益智的正丁醇部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胃动力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胃内葡聚糖蓝残留与空白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高良姜、红豆蔻石油醚部位,红豆蔻正丁醇部位,大高良姜、益智水部位均能减少胃溃疡寒证大鼠胃内葡聚糖蓝残留,益智石油醚部位,大高良姜、草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增加胃溃疡寒证大鼠胃内葡聚糖蓝残留,与模型组进行比较,红豆蔻正丁醇部位及益智水部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大高良姜、红豆蔻、益智石油醚部位,大高良姜、草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大高良姜水部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对上述具有差异性的实验组进行相同溶剂提取部位不同药材间的差异性检验,促进胃动力或抑制胃动力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大高良姜以小剂量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连续灌胃给药2天,石油醚及水部位可减少胃溃疡寒证大鼠胃内葡聚糖蓝残留,与模型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对肠推进的影响:模型组大鼠肠推进与空白组比较显著降低(P<0.01)。大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大高良姜、草豆蔻石油醚部位,红豆蔻、草豆蔻、益智乙酸乙酯部位,红豆蔻、草豆蔻、益智正丁醇部位,红豆蔻、草豆蔻水部位均能不同程度促进胃溃疡寒证大鼠肠推动作用,与模型组比较,草豆蔻正丁醇部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其余各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明显减缓胃溃疡寒证大鼠的肠推动(P<0.01)。对上述具有差异性的实验组进行相同溶剂提取部位不同药材间的差异性检验,促进肠推动实验组间无显著性差异。以小剂量对胃溃疡寒证大鼠连续灌胃给药2天,草豆蔻石油醚、乙酸乙酯部位及益智正丁醇部位可促进胃溃疡寒证大鼠的肠推动,与模型组比较,草豆蔻乙酸乙酯部位和益智正丁醇部位有显著性差异(P<0.05);草豆蔻石油醚部位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2.大高良姜、红豆蔻、高良姜、益智、草豆蔻5味山姜属中药石油醚部位化学成分相似度分别为0.636、0.597、0.710、0.148、0.700;乙酸乙酯部位化学成分相似度分别为0.498、0.386、0.705、0.489、0.532。正丁醇部位化学成分相似度分别为0.344、0.756、0.484、0.596、0.680;水部位化学成分相似度分别为0.810、0.605、0.549、0.742、0.627;结果表明,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的指纹图谱特征峰所代表的化学成分有一定的相似性。3.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提取部位的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但也存在共有成分,其中石油醚、乙酸乙酯、正丁醇、水部位分别比对出2、4、5、3个共有成分;其中标定出乙酸乙酯部位共有成分为原儿茶酸、原儿茶醛、4-香豆酸,正丁醇部位共有成分为原儿茶酸、柠檬酸,水部位共有成分为柠檬酸;原儿茶酸和原儿茶醛已经过对照品比对,这些共有的成分可能与其辛温药性-温中散寒功效有关。4.原儿茶酸线性回归方程为Y=76863X-25.745,R2=0.9997。结果表明进样浓度在0.00340.068 mg·m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样品平均加样回收率为101.07%,RSD=2.36%,结果表明方法的准确性良好。大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为0.1361mg·g-1,红豆蔻乙酸乙酯部位为0.4892mg·g-1,高良姜乙酸乙酯部位为1.3014mg·g-1,益智乙酸乙酯部位为1.0468mg·g-1,草豆蔻乙酸乙酯部位为0.3702mg·g-1。结论:1.存在亲缘关系的中药,其亲缘关系与化学成分、功效之间存在相关性,也存在差异。5味山姜属中药可通过促进胃液分泌、增加胃黏膜血流量来发挥温通煦血、温胃散寒功效,但在胃肠动力的作用上呈现促进或抑制作用。2.5味山姜属中药不同极性部位色谱峰在客观上有一定的相似性。但其代表的化学成分和对照色谱峰的整体峰型相比有较大的差异。结合LC-MS分析,检测出5味药不同极性部位存在共有成分,但化学成分差异较大。为探讨山姜属中药亲缘关系与化学成分相关性提供了思路。3.5味山姜属中药乙酸乙酯部位中原儿茶酸含量有较大的差异。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可用于该属中药共有化学成分的含量测定。
其他文献
炳灵寺石窟佛塔主要分布于下寺区、上寺区、洞沟区、野鸡沟、白塔沟、水滴岭等,主要分为浮雕佛塔、圆雕佛塔、壁画佛塔、泥塑佛塔、鎏金铜佛塔等,时间主要为西秦、唐代、宋元、明清等时期,形制为“窣堵波”式塔、仿木构殿堂式塔与覆钵式塔。文章主要是对炳灵寺石窟佛塔进行了初步的数量、种类、分布区域的统计;按照佛塔产生的先后时间顺序以及发展程度对佛塔进行分期,并阐释各个时期佛教的传播情况与佛塔的变化,从而得知佛塔风
目的:运用偏最小二乘法探讨临床肝炎后肝硬化中医主证候及其兼夹证候的分类特征。方法:规范采集明确诊断的肝炎后肝硬化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舌象、脉象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临床
《资本论》是马克思的一部经典著作,其中的经济危机理论也是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经济规律之一。《资本论》中经济危机理论对于经济危机的直接诱因、周期性规律、理论本质、产
施工监理就是以法律、法规、标准、合同为依据,以监督管理为手段,用以发现、预防、控制及至清除技术隐患.本文对大型涉及工程施工监理过程中涉及的依据问题进行探讨,以期引起
随着新型工业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国家环境规制的不断整体升级以及地区环境规制差异的存在使企业迁移不可完全避免,环境规制已成为企业迁移的重要原因。另一方面,环境规制下企业迁移决策很大程度受遵从环境升级成本和迁移成本的影响。地方政府在当地给予企业的研发财政补贴与激励企业迁入的成本补助越来越大,两者是对企业迁移决策的重要干预项。那么在地方政府环境规制强度升级的情况下,企业是否一定会选择
林徽因的研究热潮已经持续很长时间。但是学者们对林徽因文学作品的研究大多局限在诗歌和小说领域,其散文一直鲜有人问津。若要正确认识一个作家文学作品的价值,任何一种文体
牛蒡(Arctium lappa L.)为二年生草本植物,双子叶植物纲(Dicotyledoneac)、菊科(Aste raceae)、牛蒡属(Arctium)。它广泛分布于中国、西欧、俄罗斯、北美洲、南美洲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