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及肝硬化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ndoglin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来源 :中山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u1985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肝癌发病率高,早期诊断率低,容易复发转移,病死率高。提高早期诊断率、预测早期复发转移对提高患者的5年生存率很有意义。索拉非尼作为晚期肝癌的一线用药,主要通过抗肿瘤细胞增殖及阻断肿瘤血管生成起作用,客观有效率相对较低,疾病稳定率相对较高,显效较缓慢,评价客观有效率一般需要在用药2个月后,传统的细胞毒性化疗药物治疗实体瘤的评价标准(WHO或者RECIST标准)无法及时反应其真实获益,索拉非尼的疗效监测值得我们研究。血管形成是肝癌生长、浸润与转移的重要条件。血清中反应血管生成的相关抗原均可能成为早期诊断、预测早期复发转移及疗效监测的新指标。 TGF—β通路是肝癌血管生成的重要途径之一,Endoglin即细胞内皮糖蛋白,是TGF—β受体复合物重要组成成分,调节TGF—β通路重要的组成之一。Endoglin是肿瘤新生血管增殖的特异标志,与肿瘤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其促进肿瘤血管生成、抑制肿瘤细胞凋亡、促进肿瘤的侵袭与转移,Endoglin—MVD(micro—vessel density,微血管密度)是多种肿瘤的独立预后因子,Endoglin—MVD高表达的患者易发生复发转移,抗Endoglin抗体已经进入Ⅰ期临床试验,已经显示出一定的疗效。可溶性Endoglin作为Endoglin的可溶性成分,目前在乳腺癌、前列腺癌中研究较多,有一定预测复发转移、预测预后及疗效监测的作用,但在肝癌中研究极少,目前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ndoglin的表达及意义尚不清楚。 本课题主要研究肝癌患者血清中可溶性Endoglin的表达及其在手术前后、服用索拉非尼前后的变化情况,希望找到其变化规律,明确其在肝癌的早期诊断、预测早期复发转移、预测预后及疗效监测的价值。 方法: 随机选择08年3月至09年3月就诊中我院的原发性肝癌87例(其中合并肝硬化79例)、乙肝肝硬化30例、正常对照组为健康体检28人。服用索拉非尼患者9例,其中4例接受肝移植手术治疗,而后服用索拉非尼进行辅助治疗,5例为晚期肝癌患者,服用索拉非尼进行分子靶向治疗。 采用ELISA方法检测肝癌患者、肝硬化患者及健康对照组血清Endoglin的浓度,测定肝移植手术前、手术后30天的可溶性Endoglin的浓度,测定服用索拉非尼服用前、服用后30天的可溶性Endoglin的浓度,分析其与肝癌分期、门脉癌栓及远处转移等临床指标的关系。 结果: 1.肝癌、肝癌合并肝硬化、肝硬化患者、正常对照组的血清endoglin浓度分别为5.098±0.804ng/ml,5.722±1.726ng/ml,4.051±1.44lng/ml,3.303±0.798ng/ml。肝癌患者的血清endoglin与肝癌合并肝硬化组的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109)。肝癌合并肝硬化患者血清endoglin浓度显著高于肝硬化组(P<0.001)及正常对照组(P<0.001),肝硬化患者血清endoglin浓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6)。 2.AFP>400ng/ml的肝癌患者endoglin的浓度显著高于AFP<400ng/ml的(6.214±1.740ng/ml VS5.168±1.446ng/ml,P<0.001),AFP<400ng/ml的患者血清endoglin的表达显著高于肝硬化组的(5.168±1.446ng/ml VS4.0512±144lng/ml,P=0.003). 多因素分析血清endoglin和AFP两个血清标志物、年龄与性别两个协变量在肝硬化进展为肝癌过程中的影响,结果发现血清endoglin在肝硬化进展为肝癌过程中的关系最紧密。 3.鉴别肝硬化及肝癌患者,血清endoglin的最佳判别点是4.0785ng/ml,敏感性95.40%,特异性53.33%,曲线下面积为0.774。 AFP取400U/L作为判别点时,敏感性大约为49.43%,特异性100%,曲线下面积大约为0.774。 endoglin和AFP联合检测取0.7125作为判别点时,敏感性大约为69.0%,特异性86.7%,曲线下面积为0.86。 Endoglin和AFP联合检测后敏感性提高,曲线下面积较前增加。 4.T>5cm的肝癌患者血清endoglin的浓度显著高于T<5cm的(5.898±1.810ng/ml VS5.177±0.744 ng/ml,P=0.005). M1的肝癌患者血清endoglin的浓度显著高于M0患者的(6.317±1.820ng/mlVS5.362±1.337 ng/ml,P=0.044). 有门脉癌栓的肝癌患者血清endoglin的浓度显著高于无门脉癌栓的(5.967±1.780ng/ml VS5.168±1.301 ng/ml,P=0.004). Ⅲ期的肝癌患者血清endoglin浓度显著高于Ⅰ期患者的及Ⅱ患者的endoglin浓度(6.025±1.775ng/ml VS5.112±0.757 ng/ml,P=0.05;6.025±1.775ng/ml VS4.859±0.817 ng/ml,P=0.001). 按照是否合并肝硬化、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来分组的患者,血清endoglin浓度无显著统计学差异。 5.接受肝移植治疗的其中2例患者在随访过程中出现复发,术后复发患者中一例术前血清endoglin异常升高,达10ng/ml。2例患者至今病情平稳。手术治疗后血清endoglin浓度有较明显下降,无统计学意义(中位值4.469ng/mlVS2.152 ng/ml,P=0.068)。 5例晚期肝癌患者服用多吉美,3例病情稳定,2例出现病情进展。3例稳定患者服用后血清endoglin浓度基本保持稳定(中位值6.055ng/ml VS5.976ng/ml,P>0.1)。4例病情进展患者(包括术后复发2例患者)血清endoglin浓度较前有所上升,但无统计学意义(中位值4.039ng/ml VS4.623ng/ml,P=0.144)。 结论: 1.血清Endoglin可作为评估乙肝肝硬化进展为肝癌的补充诊断指标,可能有一定早期诊断价值。 2.血清Endoglin很可能有一定预测复发转移及预测预后的价值。 3.血清Endoglin很可能作为肝癌肝移植术的疗效监测指标,有可能成为索拉非尼的疗效监测指标。
其他文献
目的:对于血糖显著升高的新诊断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患者采用磷酸西格列汀或者伏格列波糖分别联合二甲双胍及短期胰岛素,12周后比较两种治疗方案的疗效
研究背景和目的: 孤独症是一种广泛性发展障碍(Pervasive developmental disorder.PDD),以明显的社会和沟通技能缺陷及刻板的兴趣和行为模式为特征的,其发生机制尚不明确。随